中学生自尊、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一、引言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一) 焦虑研究 | 第8-18页 |
(二) 中学生焦虑研究 | 第18-25页 |
(三) 自尊研究 | 第25-26页 |
(四) 应付方式研究 | 第26-28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28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28-29页 |
四、研究假设 | 第29页 |
五、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9-31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二) 研究工具 | 第29-31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程序 | 第31页 |
六、研究结果 | 第31-46页 |
(一) 量研究结果 | 第31-40页 |
(二) 个案研究结果 | 第40-46页 |
七、分析与讨论 | 第46-55页 |
(一) 中学生焦虑、自尊、应付方式的特点 | 第46-51页 |
(二) 中学生自尊、应付方式与焦虑之间的关系 | 第51-53页 |
(三) 中学生自尊、应付方式对焦虑的回归 | 第53页 |
(四) 影响中学生焦虑的路径模型分析 | 第53-54页 |
(五) 个案的分析讨论 | 第54-55页 |
八、结论与建议 | 第55-58页 |
(一) 结论 | 第55-56页 |
(二) 建议 | 第56-58页 |
九、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8-59页 |
(一) 样本问题 | 第58页 |
(二) 影响焦虑的相关因素问题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