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理论依据和方法 | 第12-14页 |
·企业战略的层次 | 第12-13页 |
·企业发展战略的含义 | 第13页 |
·战略制定的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14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页 |
·论文分析过程与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分析过程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竞争战略理论评述 | 第16-24页 |
·企业战略概述 | 第16-17页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述评 | 第17-21页 |
·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 第18-20页 |
·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0-21页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 第21-24页 |
·超越竞争战略 | 第21-22页 |
·集群战略 | 第22页 |
·变革竞争战略 | 第22-24页 |
3 汇全公司教育培训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 | 第24-43页 |
·宏观环境分析 | 第24-29页 |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4-26页 |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6-27页 |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8-29页 |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9-35页 |
·行业发展的现状 | 第29-35页 |
·培训机构的战略运用情况 | 第35页 |
·行业环境的五种竞争力分析 | 第35-42页 |
·行业内竞争者 | 第36-39页 |
·潜在进入者 | 第39页 |
·替代品 | 第39-40页 |
·培训对象(消费者) | 第40-41页 |
·培训资源提供者(供应商) | 第41-42页 |
·汇全公司外部分析总结——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 | 第42-43页 |
·机会 | 第42页 |
·威胁 | 第42-43页 |
4 汇全公司内部资源实力分析 | 第43-51页 |
·汇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简介 | 第43-45页 |
·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培训课程 | 第46-47页 |
·培训条件 | 第47页 |
·培训规模 | 第47页 |
·培训师资 | 第47-48页 |
·经营机制 | 第48页 |
·培训品牌 | 第48-49页 |
·教学服务 | 第49页 |
·学校文化 | 第49页 |
·汇全公司内部分析总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 第49-51页 |
·优势 | 第49-50页 |
·劣势 | 第50-51页 |
5 汇全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第51-55页 |
·培训机构的 SWOT分析 | 第51-53页 |
·SWOT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 第51页 |
·SWOT矩阵的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汇全公司的 SWOT分析和战略匹配 | 第53页 |
·汇全公司的战略评价 | 第53-55页 |
6 汇全公司的战略选择 | 第55-65页 |
·实施差异化聚焦战略构筑核心竞争力—汇全公司的竞争战略(第一阶段战略) | 第55-58页 |
·实施差异化聚焦战略的途径 | 第56-57页 |
·确保差异化聚焦战略的长久实施 | 第57-58页 |
·实施集中化成长战略扩大培训规模和效益—汇全公司的发展战略(第二阶段战略) | 第58-60页 |
·市场渗透战略 | 第58-59页 |
·市场开发战略 | 第59页 |
·产品开发战略 | 第59-60页 |
·构建和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汇全公司的快速发展—辅助战略 | 第60-65页 |
·建立培训品牌是培训机构的出路 | 第60页 |
·成功构建培训品牌的4大要素 | 第60-62页 |
·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培训机构的快速发展 | 第62-63页 |
·保持培训品牌经久不衰的4大关键 | 第63-65页 |
7 汇全公司的战略实施与控制 | 第65-73页 |
·围绕战略目标确保战略顺利实施 | 第65-69页 |
·明确战略目标 | 第65-66页 |
·围绕战略目标制定职能战略 | 第66-67页 |
·建立专业化运作的组织结构 | 第67-68页 |
·将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 第68页 |
·完善激励机制 | 第68-69页 |
·培育学校文化 | 第69页 |
·加强管理者的战略素养 | 第69页 |
·建立控制系统强化战略控制 | 第69-73页 |
·建立控制系统与绩效评价标准 | 第70-71页 |
·测定培训机构战略实施的实际绩效 | 第71页 |
·根据误差采取纠正措施 | 第71-73页 |
8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详细摘要 | 第78-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