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T形截面防压曲支撑静力分析及防压曲支撑布置方案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引言第9-10页
   ·本文研究背景第10-19页
     ·防压曲支撑的构造第11-13页
     ·防压曲支撑研究现状第13-16页
     ·防压曲支撑钢框架第16-17页
     ·防压曲支撑在国内外的应用第17-19页
   ·本文对现有研究现状的考虑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9-22页
     ·T形截面防压曲支撑构件的有限元分析第20-21页
     ·防压曲支撑布置方式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第2章 防压曲支撑的工作原理与稳定理论第22-31页
   ·构件工作原理第22页
   ·支撑构件的稳定理论第22-31页
     ·钢芯的稳定第24-26页
     ·防压曲支撑的整体稳定第26-31页
第3章 T形截面防压曲支撑的有限元分析第31-43页
   ·APDL程序流程第31-32页
   ·材料的定义第32-33页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2页
     ·钢筋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2-33页
   ·单元的定义第33-35页
     ·防压曲支撑钢芯有限单元模型第33-34页
     ·混凝土有限单元模型第34页
     ·接触单元模型第34-35页
   ·网格的划分第35-36页
   ·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第36-37页
   ·模型分析第37-40页
   ·防压曲支撑的静力分析第40-43页
     ·钢芯的应力、应变分布第40-41页
     ·防压曲支撑的薄弱环节第41-43页
第4章 防压曲支撑布置方式对多、高层平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3-59页
   ·防压曲支撑框架的等效阻尼第43-46页
     ·等效粘滞阻尼理论第43-44页
     ·防压曲支撑的附加阻尼第44-46页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第46-47页
   ·防压曲支撑框架的设计第47-48页
   ·结构计算模型第48-52页
     ·多层框架模型第48-50页
     ·高层框架模型第50-51页
     ·支撑布置方式第51页
     ·有限元建模第51-52页
   ·多层框架时程分析结果第52-56页
     ·布置方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第52-53页
     ·楼层最大加速度第53页
     ·支撑最大轴力第53-54页
     ·方案B在多条地震波作用下的支撑轴力比较第54-55页
     ·支撑的滞回表现第55-56页
   ·高层框架时程分析结果第56-59页
     ·布置方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第56页
     ·楼层最大加速度第56-57页
     ·支撑最大轴力第57页
     ·方案B在多条地震波作用下的支撑轴力比较第57-59页
第5章 防压曲支撑结构的Pushover分析第59-69页
   ·Pushover分析方法概述第59页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假定第59-62页
     ·Pushover分析方法基本假定第59-60页
     ·Pushover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第60-62页
   ·Pushover分析实施步骤第62-63页
   ·Pushover分析与时程分析之比较第63-64页
   ·Pushover计算分析结果第64-67页
     ·多层钢框架Pushover分析结果第65-66页
     ·高层钢框架Pushover分析结果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射线电源及控制研究
下一篇:从“坏人—预测论”到经济分析法学--美国法理学中的霍姆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