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区评价与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言 | 第9-2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意识启蒙期 | 第11-12页 |
·思想积淀期 | 第12-14页 |
·多元化发展期 | 第14-18页 |
·发展特征与不足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23-24页 |
2. 生态社区及其系统分析 | 第24-37页 |
·生态社区概念和内涵 | 第24-29页 |
·生态社区概念 | 第24-25页 |
·生态社区内涵 | 第25-29页 |
·生态社区系统分析 | 第29-35页 |
·系统构成要素与功能分析 | 第30-32页 |
·系统与外界关系分析 | 第32-35页 |
·系统动态发展分析 | 第35页 |
·生态社区的系统特点 | 第35-37页 |
3. 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60页 |
·评价原则和评价程序 | 第37-38页 |
·评价原则 | 第37-38页 |
·评价程序 | 第3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3页 |
·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 第38-40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0-41页 |
·指标标准值获取方法 | 第41-42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指标的量化和分级 | 第43-56页 |
·系统结构 | 第44-53页 |
·系统功能 | 第53-55页 |
·动态过程 | 第55-5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6-58页 |
·综合评价模型 | 第58-60页 |
4. 生态社区设计要点 | 第60-80页 |
·社区内部环境设计要点 | 第60-76页 |
·规模适宜 | 第60页 |
·环境清洁 | 第60-65页 |
·生活便利 | 第65-71页 |
·景观优美 | 第71-73页 |
·社会和谐 | 第73-76页 |
·管理高效 | 第76页 |
·社区可持续发展设计要点 | 第76-80页 |
·能源高效利用 | 第77-78页 |
·资源循环节约 | 第78页 |
·信息流动共享 | 第78-80页 |
5. 案例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 | 第80-105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80-81页 |
·案例选择的原则和评价程序 | 第81-82页 |
·案例选择的原则 | 第81页 |
·案例评价程序 | 第81-82页 |
·研究方法 | 第82-85页 |
·社区选择 | 第82-84页 |
·数据来源 | 第84-85页 |
·生态社区评估 | 第85-105页 |
·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修正 | 第85-86页 |
·指标权重的赋值 | 第86-90页 |
·单指标评价 | 第90-101页 |
·综合指标评价 | 第101页 |
·优劣势分析与设计要点 | 第101-105页 |
6. 评价信息系统构建 | 第105-109页 |
·信息体系的结构设计 | 第105-106页 |
·用户浏览界面层 | 第105页 |
·功能模块层 | 第105-106页 |
·数据层 | 第106页 |
·关键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第106-107页 |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第106页 |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第106-107页 |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评估流程 | 第107-109页 |
7. 结束语 | 第109-112页 |
·创新 | 第109页 |
·展望 | 第109-112页 |
附录 | 第112-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主要科研经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