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交往的有效性与“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4页
 (一) 研究的现实背景第8-10页
  1. 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第8页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观第8-9页
  3.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第9-10页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11页
  1.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第10页
  2. 维果斯基的社会性建构主义第10-11页
  3. 布朗等人的情境学习理论第11页
 (三)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1. 对教学交往理论的研究第11-14页
  2. 对数学课堂教学交往的研究第14页
二、交往与教学交往的概念厘定第14-17页
 (一) 交往的概念第14-15页
 (二) 教学交往的概念第15-17页
  1. 交往与教学的关系第15-17页
  2. 教学交往的概念第17页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归因分析第17-21页
 (一)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7-20页
  1. 交往的单一性第18页
  2. 交往的虚假性第18-19页
  3. 交往的独裁性第19页
  4. 交往的偏狭性第19-20页
 (二) 归因分析第20-21页
四、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交往的标准第21-26页
 (一) 关于“有效”的理解第21-22页
 (二) 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交往的标准第22-26页
  1. 从教学交往主体看第22-23页
  2. 从教学交往活动看第23-24页
  3. 从教学交往内容看第24页
  4. 从教学交往组织形式看第24-25页
  5. 从教学交往效果看第25-26页
五、初中数学“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的操作构想第26-41页
 (一) 初中数学“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26页
 (二) 初中数学“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的重要概念第26-27页
  1. 教学交往第26页
  2. 数学问题第26-27页
  3. 问题解决第27页
 (三) 初中数学“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第27页
 (四) 初中数学“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第27-33页
  1. 创设情境第28-29页
  2. 共生问题第29-30页
  3. 授新设疑第30-31页
  4. 交流讨论第31-32页
  5. 精讲解疑第32页
  6. 合作演练第32页
  7. 共同反思第32-33页
 (五) 初中数学“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的课案举样第33-36页
 (六) 初中数学“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的评价指标第36-38页
  1. 教学的科学性第37页
  2. 教学的教育性第37页
  3. 教学的关系性第37-38页
  4. 教学的绩效性第38页
 (七) 初中数学“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第38-41页
  1.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第38-39页
  2.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第39页
  3. 树立新型的学生观第39-40页
  4. 树立现代的知识观第40-41页
六、反馈和评价第41-45页
 (一) 调查结果分析第41-43页
 (二) 结论第43-45页
  1. “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的优点第43-44页
  2. “问题共解式”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第44-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第50-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战略薪酬体系研究
下一篇:中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学习风格匹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