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3页 |
·松香及其衍生物的乳化系统 | 第9-12页 |
·乳化原理 | 第9-10页 |
·对乳化剂的要求 | 第10-12页 |
·松香及其衍生物乳化系统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第12页 |
·表面活性剂在乳化系统中的应用 | 第12-20页 |
·表面活性剂在乳化系统中的作用 | 第12-14页 |
·乳化剂的选择方法及优缺点 | 第14-18页 |
·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协同效应 | 第18-20页 |
·乳状液形成与稳定性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相体积理论 | 第20页 |
·定向楔理论 | 第20-21页 |
·亲水亲油平衡(HLB)理论 | 第21-22页 |
·相转变温度(PIT)理论 | 第22页 |
·界面膜理论 | 第22-23页 |
·电理论 | 第23页 |
·粘度理论 | 第23-24页 |
·固体稳定理论 | 第24页 |
·R比理论在乳化系统中的研究及应用 | 第24-30页 |
·R比理论的简介 | 第24-27页 |
·作用基理 | 第27-28页 |
·R比理论的应用进展 | 第28-30页 |
·本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 第30-33页 |
·研究背景 | 第30-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松香及其衍生物乳化系统的R比理论研究 | 第33-43页 |
·前言 | 第33页 |
·松香及其衍生物乳化系统的R比理论 | 第33-34页 |
·R值估算模型 | 第34-42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4页 |
·液体摩尔内聚能的估算 | 第34-38页 |
·R值的估算 | 第38-42页 |
·估算程序流程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R比理论在松香及其衍生物/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乳化系统的适用性研究 | 第43-49页 |
·前言 | 第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原料 | 第43页 |
·分散松香胶的制备 | 第43-44页 |
·估算乳化体系的R值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R比理论普遍适用性的验证 | 第44-45页 |
·R比理论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研制中的应用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R比理论在低分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第49-59页 |
·前言 | 第49页 |
·低分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乳化体系的R值估算模型 | 第49-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原料 | 第51页 |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51-52页 |
·分散松香胶的制备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LS-1/ HS-1、HS-2、HS-3的质量比与协同效应的关系 | 第52-54页 |
·复配体系R值与协同效应的关系 | 第54-57页 |
·对比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R比理论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中的初步应用 | 第59-63页 |
·前言 | 第59页 |
·不同单体摩尔分数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应复配乳化体系R值的估算程序流程 | 第59-60页 |
·估算对应复配乳化体系的R值及有效乳化个数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2页 |
·单体摩尔分数与复配乳化体系的有效乳化个数的关系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