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一种通向诗学的神秘 | 第7-19页 |
第一节 西方神秘主义概述 | 第7-11页 |
第二节 神秘主义与诗性思维 | 第11-19页 |
一、诗性世界观 | 第11-13页 |
二、诗性方法论 | 第13-19页 |
1、悖论:神在语言之外?在语言中? | 第13-16页 |
2、不可言说的言说:隐喻/象征结构语态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西方神秘主义诗学跨现代的语境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启蒙”现代性与神学的没落 | 第19-22页 |
第二节 西方神秘主义诗学跨现代转向的理论预设 | 第22-29页 |
一、“附魅” | 第23-24页 |
二、“祛魅” | 第24-26页 |
三、“转魅”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西方神秘主义诗学的跨现代转向 | 第29-45页 |
第一节 上帝的临在与诗神的迷狂:附魅 | 第29-33页 |
第二节 诗学神秘的破解之途:祛魅 | 第33-37页 |
第三节 诗神重临与自我救赎:转魅 | 第37-45页 |
一、世界的浪漫化 | 第37-40页 |
二、消费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呈现 | 第40-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