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选择 | 第10-24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汞污染的危害、来源及控制政策 | 第11-12页 |
·汞的物化性质 | 第11页 |
·环境中汞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 | 第11-12页 |
·汞污染的控制政策 | 第12页 |
·燃煤烟气中汞的释放量、形态分布及其脱除技术 | 第12-18页 |
·燃煤烟气中汞的释放量及形态分布 | 第12-14页 |
·燃煤烟气中汞排放控制技术 | 第14-18页 |
·活性炭吸附剂 | 第14-16页 |
·飞灰吸附剂 | 第16页 |
·钙基吸附剂 | 第16-17页 |
·矿物类吸附剂 | 第17页 |
·碳/油焦吸附剂 | 第17页 |
·高分子壳聚糖吸附剂 | 第17-18页 |
·煤热解、气化过程中汞的释放量、形态分布及其脱除技术 | 第18-20页 |
·煤热解、气化过程中汞的释放量及形态分布 | 第18-19页 |
·煤热解、气化过程中汞的脱除技术 | 第19-20页 |
·金属氧化物吸附剂 | 第19-20页 |
·贵金属吸附剂 | 第20页 |
·其它吸附剂 | 第20页 |
·H_2S的危害及脱除控制技术 | 第20-21页 |
·H_2S的危害 | 第20-21页 |
·H_2S的脱除控制技术 | 第21页 |
·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4-27页 |
·实验药品 | 第24页 |
·分析测试仪器 | 第24-27页 |
·吸附剂的性能 | 第27-28页 |
·活性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条件及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测汞仪测量可靠性检测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脱硫后铁基吸附剂的脱汞性能 | 第32-40页 |
·铁基吸附剂脱硫前、后的脱汞效率比较 | 第32-35页 |
·温度对脱硫后铁基吸附剂脱汞效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气氛对脱硫后铁基吸附剂脱汞效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铁基吸附剂同时脱除汞和硫 | 第40-50页 |
·铁基吸附剂同时脱除汞和硫的效率 | 第40-42页 |
·温度对铁基吸附剂脱汞效率的影响及比较 | 第42-44页 |
·温度对铁基吸附剂同时脱除汞和硫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气氛对铁基吸附剂脱汞效率的影响 | 第45-48页 |
·H_2S浓度对铁基吸附剂脱汞效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相关的机理分析 | 第50-58页 |
·两种脱硫后铁基吸附剂脱汞效率的比较 | 第50页 |
·两种铁基吸附剂同时脱除汞和硫效率的比较 | 第50-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总结 | 第58-59页 |
·创新点 | 第59页 |
·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