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基督教论文--基督教史论文

美南浸信会在华南传教活动研究(1836—1912)

论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26页
 一.学术背景第10-20页
  一) 中国学者的研究概况第11-15页
  二) 海外学者的研究状况第15-18页
  三) 对美南浸信会的研究状况第18-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22页
  一) 实证方法第21页
  二) 微观史学第21页
  三) 比较与统计第21页
  四) 针对问题进行阐述第21-22页
 三.资料说明第22-25页
  一) 原始档案史料第22-24页
  二) 地方文献史料第24-25页
 四.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第25-26页
第一章 美南浸信会来华第26-40页
 第一节 美国浸信会成立及南北分立第26-32页
  一.浸信会成立第26-28页
  二.美国浸信会成立第28-29页
  三.美国浸信会海外传教事业的开端第29-32页
  四.南北分立——美南浸信会的成立第32页
 第二节 美南浸信会的传统及其信仰特色第32-37页
 第三节 美南浸信会在中国四大区域的传播第37-40页
第二章 美南浸信会在华南的活动第40-143页
 第一节 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以广州为中心的活动第41-90页
  一.1836—1855年开拓期第42-59页
   一) 南洋徘徊第42-44页
   二) 澳门初传第44-48页
   三) 香港立足第48-52页
   四) 进入广州第52-59页
  二.1856—1879年奠基期第59-72页
   一) 战争的阴霾第61-65页
   二) 哈里路亚的年代第65-66页
   三) 波澜再起第66-67页
   四) 突破藩篱第67-71页
   五) 向内地进发第71-72页
  三.1880—1900年培植期第72-82页
   一) 五仙门传教中心第74-76页
   二) 联会的出现第76-77页
   三) 扩张之路第77-80页
   四) 华人自立第80-82页
  四.1901—1912年发展期第82-90页
   一) 东山传教社区的建立第83-85页
   二) 广州的十间美南浸信会教会第85页
   三) 联会工作的进一步扩大第85-90页
 第二节 华南传教网络的建立与发展第90-143页
  一.肇庆中心布道区第91-99页
   一) 肇庆大湾基址第94-95页
   二) 腰古基址第95-96页
   三) 新桥教会第96页
   四) 高要莲塘基址第96-97页
   五) 新兴河头教会第97页
   六) 新兴教会第97页
   七) 四会教会第97-99页
  二.英德(客家中心布道区)第99-107页
   一) 羊石教会第102页
   二) 连县三江教会第102-105页
   三) 清远教会第105-107页
  三.梧州中心传道区第107-122页
   一) 梧州中心传教站第109-117页
   二) 石塘第117页
   三) 象州第117-118页
   四) 平南第118-119页
   五) 鹏化第119页
   六) 桂平第119页
   七) 桂林第119-120页
   八) 同安第120-122页
  四.江门(五邑)中心布道区第122-127页
   一) 江门神爱教会第123-124页
   二) 新会古井教会第124-127页
   三) 江门的华人自立教会第127页
  五.澳门浸信会第127-131页
  六.国外华人浸信会第131-143页
   一) 南美洲英属圭亚那德梅拉拉的美南华人浸信会第131-135页
   二) 美国的美南华人浸信会第135-143页
第三章 美南浸信会华南地区传教辅助事业第143-204页
 第一节 医疗传道事业第143-159页
  一.化解敌意的医疗传教士第145-147页
  二.打开通路的诊所第147-152页
  三.拥有不可估量价值的医院第152-159页
   一) 梧州思达医院第154-157页
   二) 两广浸会医院第157-159页
 第二节 教育传道事业第159-181页
  一.华南传教事业的核心:神学教育第160-174页
   一) 初级学校第160-163页
   二) 圣经班第163-164页
   三) 主日学第164-166页
   四) 女校第166-171页
   五) 神道学校第171-174页
  二.从神圣走向世俗的培正中学第174-181页
   一) 培正建校缘起第175-176页
   二) 经费来源第176-177页
   三) 校名、校址、校长第177-178页
   四) 教师、学生与课程设置第178-181页
 第三节 文字出版印刷事业第181-197页
  一."没有更迅速的道路":文字出版第182-189页
   一) 圣经翻译第182-184页
   二) 宗教小册和福音单张第184-186页
   三) 宗教圣诗的编译第186页
   四) 宗教书籍、教会学校课本第186-188页
   五) 宗教期刊第188-189页
  二."恒切祷告而来"的浸会印书局第189-197页
   一) 缘起第189-191页
   二) 陈锦胜与印书局第191-192页
   三) 湛罗弼与美华印书局第192-197页
 第四节 慈善事业第197-204页
  一.浸信会慕光瞽目院第198-199页
  二.两广浸信会孤儿院第199-201页
  三.大衾麻风院第201-204页
第四章 美南浸信会华南传教的终极目标——华人教会的自立第204-249页
 第一节 自立——华人教会发展之趋势第204-228页
  一.自养第208-215页
  二.自传第215-224页
  三.自治第224-228页
 第二节 自立的华人教会第228-249页
  一.从化教会第228-229页
  二.三水西南浸信会第229-231页
  三.江门赖神浸信会第231-233页
  四.广州的浸信自立会第233页
  五.兴华浸信自立会第233-241页
   一) 前身:广肇华人宣道会第234-235页
   二) 教会成立第235-238页
   三) 布道事业第238-241页
  六.东石自立浸信会第241-249页
   一) 基址时期第242-243页
   二) 建筑教堂第243-244页
   三) 布道事业第244-249页
结语第249-273页
 一.对美南浸信会华南教会的几点认识第250-258页
  一) 美南浸信会华南传教特点第250-254页
  二) 美南浸信会华南区的地位和作用第254-258页
 二.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南浸信会对两广地区的影响第258-269页
  一) 医疗传教的影响第260-263页
  二) 教育传教的影响第263-268页
  三) 文字出版的影响第268-269页
 三.对自立运动的思考第269-273页
参考文献第273-283页

论文共2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套接式翻修假体设计、初步应用及三维有限元优化
下一篇:蒙古族驯养犬之习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