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导论第9-10页
二、问题教学法的涵义第10-20页
 (一) 什么是问题第10-11页
 (二) 什么是教学第11页
 (三)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第11-20页
  1. 问题教学法的含义第11-12页
  2. 问题教学法的历史第12-14页
  3. 问题教学法的实践形式第14-15页
  4.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要素第15-16页
  5. 问题教学法的特征第16-20页
三、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一) 问题教学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第20-22页
  1. “神经激活”理论第20页
  2. 认知失调理论第20页
  3. 马斯洛的心理需要理论第20-21页
  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21页
  5.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1-22页
 (二) 问题教学法的教育学理论依据第22-23页
  1. 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第22页
  2. 个体身心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第22页
  3.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第22页
  4.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第22-23页
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问题教学法的原因第23-30页
 (一)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第23-27页
  1.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特点第23-24页
  2. 中学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问题教学第24-26页
  3. 对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第26-27页
 (二)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践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意义第27-30页
  1.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第27-29页
  2. 对于教师而言,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发展和职业观的改变第29-30页
五、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践第30-43页
 (一) 中学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原则第30-35页
  1. 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原则第30-31页
  2. 问题设计的接近性和挑战性相结合原则第31-32页
  3. 问题创设的典型性和可迁移性相结合原则第32-33页
  4. 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相结合原则第33-34页
  5. 教学形式的民主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第34页
  6.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相结合原则第34-35页
 (二) 中学思想政治课问题的设计第35-39页
  1. 中学思想政治课问题的类型第35-38页
  2. 中学思想政治课问题的设计要求第38-39页
 (三) 中学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的课堂实践个案及启示第39-43页
  1. 模拟式第39-40页
  2. 案例式第40-41页
  3. 讨论式第41-43页
六、结论第43-44页
注释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62页
后 记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在A549细胞中增殖情况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