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第二章 河北南网发展现状 | 第11-19页 |
·河北省发展情况 | 第11-15页 |
·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河北省电力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河北南网基本情况 | 第15-16页 |
·河北南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9页 |
·电网结构薄弱,难以适应河北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 第17-18页 |
·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低,安全可靠供电压力较大 | 第18页 |
·电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 第18页 |
·缺乏政策支持,工程建设受阻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 第19-28页 |
·概述 | 第19-21页 |
·负荷预测的概念 | 第19页 |
·负荷预测的分类 | 第19-20页 |
·影响负荷预测的因素 | 第20-21页 |
·负荷预测的方法简介 | 第21-24页 |
·自身外推法 | 第21-22页 |
·回归分析法 | 第22页 |
·时间序列法 | 第22页 |
·灰色预测技术 | 第22-23页 |
·优选组合预测技术 | 第23页 |
·模糊预测法 | 第23页 |
·专家系统法 | 第23页 |
·神经网络预测技术 | 第23-24页 |
·灰色预测技术 | 第24-28页 |
第四章 河北南网电力负荷预测及分析 | 第28-41页 |
·本文使用的预测模型 | 第28-31页 |
·改进的灰色模型群预测建模法 | 第28-30页 |
·对 GM (1,1)进行改进的模型 | 第30-31页 |
·河北南网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及分析 | 第31-33页 |
·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主因素变量 | 第31-32页 |
·建立GM (1, N ) 模型 | 第32页 |
·建立GM (0, N ) 模型 | 第32-33页 |
·河北南网用电需求与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33-34页 |
·河北南网第一产业用电量预测及分析 | 第34-35页 |
·河北南网第二产业用电量预测及分析 | 第35-36页 |
·河北南网第三产业用电量预测及分析 | 第36页 |
·河北南网居民生活用电量预测及分析 | 第36-37页 |
·河北南网用电结构预测及分析 | 第37-39页 |
·河北南网售电量预测及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河北南网负荷特性分析 | 第41-47页 |
·全网负荷情况分析 | 第41页 |
·全网负荷曲线分析 | 第41-43页 |
·负荷特性参数分析 | 第43-44页 |
·河北南网降温采暖负荷趋势 | 第44-45页 |
·河北南网最大负荷预测 | 第45-47页 |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变动趋势 | 第45-46页 |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预测最大负荷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河北南网电力发展对策研究 | 第47-51页 |
·河北南网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 第47-48页 |
·加快农电体制改革 | 第47页 |
·出台相关政策,解决电网建设资金来源 | 第47页 |
·将电网发展规划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 第47-48页 |
·河北南网发展对策 | 第48-51页 |
·加强电网改造和建设,注重电源、电网项目的协调发展 | 第48页 |
·高度重视电网安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第48页 |
·全面贯彻电价政策 | 第48-49页 |
·加大节约能源的力度,提高能效 | 第49页 |
·积极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 | 第49-5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
详细摘要 | 第58-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