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磨削与磨床发展概述 | 第10-13页 |
| ·磨削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 ·磨床的发展 | 第11-13页 |
| ·凸轮的制造方法 | 第13-15页 |
| ·平面凸轮制造方法 | 第13-15页 |
| ·空间凸轮制造 | 第15页 |
| ·数控凸轮磨床现状 | 第15-19页 |
| ·智能化磨削的研究 | 第19-2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可用于磨削力控制的适应控制技术 | 第22-31页 |
| ·凸轮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控制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 ·切削加工中的适应控制 | 第23-26页 |
| ·自适应控制介绍 | 第23页 |
| ·自适应切削控制 | 第23-26页 |
| ·数控凸轮磨床磨削力控制方法的选择 | 第26-30页 |
| ·传统控制方法 | 第26页 |
| ·约束适应控制 | 第26-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数控凸轮磨床磨削力的研究 | 第31-46页 |
| ·数控凸轮磨床 | 第31-36页 |
| ·凸轮磨削系统的机械部分 | 第31-32页 |
| ·数控系统的硬件部分 | 第32-33页 |
| ·数控系统的软件部分 | 第33-34页 |
| ·数控凸轮磨床现有的磨削力控制方式 | 第34-36页 |
| ·磨削力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 ·数控凸轮磨床的磨削力公式 | 第37-41页 |
| ·砂轮架机构分析与磨削力公式 | 第37-39页 |
| ·电机矩频特性的线性化 | 第39-41页 |
| ·磨削力检测方法的设计 | 第41页 |
| ·磨削力公式中的参数确定 | 第41-43页 |
| ·进给速度倍率值与磨削力、砂轮转速的关系 | 第43-45页 |
| ·进给速度倍率值与磨削力的关系 | 第43-45页 |
| ·进给速度倍率值与砂轮转速的关系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磨削力适应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 第46-63页 |
| ·被控对象分析 | 第46-49页 |
| ·建立被控对象传递函数 | 第46-48页 |
| ·被控对象的能控性、能观性判定 | 第48-49页 |
| ·PID 控制器设计 | 第49-54页 |
| ·PID 控制器原理 | 第49-51页 |
| ·磨削力控制系统的数字校正设计 | 第51-54页 |
| ·PID 控制器在数控凸轮磨床磨削力适应控制中的不足 | 第54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4-62页 |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54-56页 |
| ·磨削力适应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56-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数控凸轮磨床磨削力适应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63-85页 |
| ·系统仿真与MATLAB 的Simulink 工具 | 第63-64页 |
| ·系统仿真 | 第63-64页 |
| ·MATLAB 的Simulink 工具简介 | 第64页 |
| ·PID 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64-71页 |
| ·基于Simulink 的连续型PID 磨削力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66-70页 |
| ·基于Simulink 的离散型PID 磨削力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70-71页 |
| ·基于Simulink 的磨削力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71-76页 |
| ·PID 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仿真结果比较 | 第76-78页 |
| ·连续型的两种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比较 | 第76-78页 |
| ·离散型的两种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比较 | 第78页 |
| ·模拟磨削过程中模糊控制器对磨削力的控制 | 第78-83页 |
| ·模拟磨削深度有突变时的磨削力控制 | 第78-81页 |
| ·不同解模糊规则下的仿真结果 | 第81-83页 |
| ·控制系统的软件流程 | 第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5-87页 |
| 附录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