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认证水印相关技术 | 第13-31页 |
·数字水印技术 | 第13-16页 |
·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数字水印的分类及应用 | 第14-16页 |
·认证水印技术 | 第16-25页 |
·认证水印的设计要求和特征 | 第16-18页 |
·认证水印的分类 | 第18-19页 |
·现有认证水印算法分析 | 第19-22页 |
·认证系统评测 | 第22-23页 |
·认证水印所受攻击行为分析 | 第23-24页 |
·认证水印的发展方向 | 第24-25页 |
·小波理论 | 第25-30页 |
·小波理论的发展历史 | 第26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6-27页 |
·哈尔变换 | 第27-28页 |
·多分辨率分析 | 第28页 |
·Mallat算法 | 第28-30页 |
·小波变换的优势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分块技术的置乱算法 | 第31-48页 |
·重要符号说明 | 第31页 |
·基于分块技术的随机均匀置乱改进算法 | 第31-33页 |
·分块置乱算法I的相关分析 | 第33-43页 |
·相关复杂度分析 | 第33-34页 |
·分块置乱算法I对比实验 | 第34-35页 |
·置乱效果评估公式 | 第35-36页 |
·置乱参数分析 | 第36-43页 |
·分块置乱算法II | 第43-44页 |
·分块置乱算法II、I的对比分析 | 第44-47页 |
·置乱效果对比 | 第44页 |
·相关复杂度对比 | 第44-45页 |
·综合分析对比 | 第45-47页 |
·弱性置乱周期对比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小波能量的自适应半脆弱认证水印算法 | 第48-72页 |
·重要符号说明 | 第48页 |
·数据处理 | 第48-50页 |
·载体图像预处理 | 第48-49页 |
·嵌入图像处理 | 第49-50页 |
·小波变换及嵌入位置选取 | 第50-52页 |
·小波能量函数 | 第52页 |
·嵌入强度函数 | 第52-54页 |
·横向嵌入强度 | 第52-53页 |
·纵向嵌入强度 | 第53页 |
·综合嵌入强度 | 第53-54页 |
·水印嵌入过程 | 第54-55页 |
·水印提取过程 | 第55页 |
·水印检测过程 | 第55-61页 |
·相关抗攻击实验 | 第57-61页 |
·算法的相关分析 | 第61-64页 |
·复杂度分析 | 第61-62页 |
·数据处理分析 | 第62页 |
·嵌入位置及容量分析 | 第62页 |
·相关参数分析 | 第62-63页 |
·量化误差分析 | 第63-64页 |
·嵌入算法敏感性分析 | 第64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64-71页 |
·嵌入区域的影响 | 第64-67页 |
·Wmin,Wmax实验分析 | 第67-68页 |
·a_1,a_2实验分析 | 第68-69页 |
·m实验分析 | 第69-70页 |
·针对Th_(min)、Th_(max)实验 | 第70-71页 |
·算法特点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基于小波能量的半脆弱数字水印图像认证系统实现 | 第72-78页 |
·基于小波能量的半脆弱数字水印图像认证系统总体设计 | 第72-73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72页 |
·系统设计方案 | 第72-73页 |
·系统实现流程图 | 第73-75页 |
·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75-77页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79页 |
·总结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