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水下发射技术的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 ·国外水下发射技术发展 | 第11-12页 |
| ·国内水下发射技术发展 | 第12-1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潜射导弹发射装置简介 | 第16-23页 |
| ·潜射导弹运载器 | 第16-18页 |
| ·潜射导弹发射方式 | 第18-21页 |
| ·同心筒发射系统 | 第21-22页 |
| ·同心式发射筒的结构 | 第21-22页 |
| ·分布式发射控制电子设备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Fluent计算原理及应用 | 第23-34页 |
|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离散 | 第23-25页 |
| ·有限体积法的基本思想 | 第23页 |
| ·有限体积法所使用的网格 | 第23-25页 |
| ·有限体积法所使用的离散格式 | 第25页 |
| ·湍流模型 | 第25-30页 |
| ·Reynolds时均Navier-Stokes方程 | 第25-26页 |
| ·k-ε两方程模型及其改进型 | 第26-28页 |
| ·壁面函数法 | 第28-30页 |
| ·动网格技术在流场计算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导弹系留状态数值模拟 | 第34-68页 |
| ·数值方法 | 第34-37页 |
| ·基本方程 | 第34-36页 |
| ·边界条件及气水耦合 | 第36页 |
| ·计算区域及网格 | 第36-37页 |
| ·间隙对筒内流场影响 | 第37-50页 |
| ·计算状态 | 第37-38页 |
| ·计算结果 | 第38页 |
| ·流场结构与机理分析 | 第38-40页 |
| ·计算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40-50页 |
| ·导弹发动机喷口与底板距离对筒内流场影响 | 第50-59页 |
| ·计算状态 | 第50页 |
| ·计算结果 | 第50页 |
| ·流场结构与机理分析 | 第50-51页 |
| ·计算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51-59页 |
| ·水进入发射筒内位置对筒内流场影响 | 第59-67页 |
| ·计算状态 | 第59-60页 |
| ·计算结果 | 第60页 |
| ·流场结构与机理分析 | 第60-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导弹发射过程数值模拟 | 第68-99页 |
| ·数值方法 | 第68-72页 |
| ·基本方程 | 第68-70页 |
| ·计算区域与网格生成 | 第70-71页 |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71页 |
| ·气水耦合求解 | 第71页 |
| ·确定湍流模型 | 第71-72页 |
| ·动网格技术的实现方法 | 第72-74页 |
| ·计算状态 | 第74-75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5-98页 |
| ·发射筒内不注水结果分析 | 第75-87页 |
| ·水进入发射筒内位置不同结果分析 | 第87-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结论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4-105页 |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