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异丁烷的选择氧化

提要第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54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7页
     ·异丁烷的性质、生产工艺及用途第12-13页
     ·异丁烷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丙烯酸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17页
   ·异丁烷直接氧化制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丙烯酸的研究进展及催化剂简介第17-30页
     ·具有Keggin 结构的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第17-22页
       ·杂多酸的结构特征第17-18页
       ·Keggin 型杂多酸对异丁烷的选择氧化第18-22页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第22-24页
     ·含V/Co 分子筛催化剂第24-26页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第26-27页
       ·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27页
       ·催化剂处理方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27页
     ·磷酸钒催化剂第27-30页
   ·影响烃类选择氧化的几个方面第30-36页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第30-31页
     ·催化剂的酸碱性第31-33页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第33页
     ·晶格氧的作用第33-36页
     ·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和孔径大小第36页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6-38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催化剂体系的选择第36-37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54页
第二章 主要试剂、表征手段和产物分析及计算方法第54-58页
   ·主要试剂第54页
   ·催化剂表征测试手段第54-55页
   ·异丁烷(烯)选择氧化反应的评价装置第55-57页
   ·产物计算方法第57-58页
第三章 Mo-Te-O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异丁烷和异丁烯的选择氧化第58-84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59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59-68页
     ·XRD 结果第59-61页
     ·FTIR 光谱第61-63页
     ·扫描电镜(SEM)第63-64页
     ·差热热重分析(TG)第64-65页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组成第65页
     ·XPS 结果第65-67页
     ·TPR结果第67-6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8-81页
     ·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第68-74页
       ·引入Te 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9-72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水蒸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3-74页
       ·进料O_2/iC_4H_(10) 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4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第74-77页
       ·引入Te 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6-77页
       ·进料O_2/iC_4H_(10)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7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77-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四章 Mo-V-Te-O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异丁烷和异丁烯的选择氧化第84-100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86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86-91页
     ·XRD 结果第86-87页
     ·FTIR 光谱第87-88页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组成第88-89页
     ·XPS 结果第89-90页
     ·H_2-TPR 结果第90-91页
   ·实验结果第91-97页
     ·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第91-95页
       ·引入Te 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1-92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2-93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3页
       ·水蒸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3页
       ·进料O_2/iC_4H_(10) 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3-95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第95-97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5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5-96页
       ·进料O_2/iC_4H_(10) 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6-97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第五章 Mo-V-Te-P-O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异丁烷和异丁烯的选择氧化第100-120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101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101-108页
     ·XRD 结果第101-102页
     ·FTIR 光谱第102-103页
     ·扫描电镜(SEM)第103-104页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组成第104-105页
     ·XPS 结果第105-107页
     ·TPR结果第107-10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8-116页
     ·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第108-113页
       ·引入P 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8-110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10-111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11-112页
       ·进料O_2/iC_4H_(10)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12-113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第113-115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13-114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14页
       ·进料O_2/iC_4H_(10)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14-115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0页
第六章 Mo-V-Te-Sb-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异丁烷的选择氧化第120-136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120-121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121-127页
     ·XRD 结果第121-122页
     ·FTIR 光谱第122-123页
     ·扫描电镜(SEM)第123页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组成第123-124页
     ·XPS 结果第124-127页
     ·TPR 结果第12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7-133页
     ·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第127-132页
       ·引入 Sb 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28-129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29-130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30-131页
       ·进料O_2/iC_4H_(10)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31-132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132-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6页
第七章 Mo-V-Te-P-Sb-O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异丁烷的选择氧化第136-149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136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136-142页
     ·XRD 结果第136-137页
     ·FTIR 光谱第137-138页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组成第138-139页
     ·XPS 结果第139-141页
     ·TPR 结果第141-14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42-146页
     ·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第142-146页
       ·引入Sb 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42-143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43-145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45-146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49页
第八章 Mo-V-Te-Ce-O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异丁烷和异丁烯的选择氧化第149-166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149-150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150-155页
     ·XRD 结果第150-151页
     ·FTIR 光谱第151-152页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组成第152页
     ·XPS 结果第152-154页
     ·TPR 结果第154-15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55-163页
     ·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第155-159页
       ·引入Ce 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55-156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56-157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57-159页
       ·进料O_2/iC_4H_(10)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59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第159-161页
       ·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59-161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161-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66页
第九章 VPO 催化剂上异丁烷和异丁烯的选择氧化第166-179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167-168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168-173页
     ·XRD 结果第168-170页
     ·FTIR 光谱第170-171页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第171-172页
     ·TPR 结果第172-17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73-177页
     ·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第173-175页
       ·加入不同量十二烷基胺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73-174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74-175页
     ·异丁烯选择氧化反应第175-176页
       ·加入不同量十二烷基胺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75-176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176-177页
   ·本章小结第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79页
结论第179-181页
作者简历第18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81-184页
致谢第184-185页
中文摘要第185-188页
英文摘要第188-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助词“に”和“を”的替代性
下一篇:3G通信系统功率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