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持有型犯罪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绪论第7-8页
第一章 持有型犯罪概述第8-20页
 第一节 持有的含义与特征第8-10页
  一、“持有”的含义第8页
  二、“持有”的特征第8-10页
 第二节 持有的属性之争第10-16页
  一、学界的理论纷争第11-12页
  二、笔者的观点第12-16页
 第三节 持有型犯罪的概念及分类第16-20页
  一、概念的表述纷争第16-17页
  二、概念之我见第17页
  三、持有型犯罪的分类第17-20页
第二章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概况第20-27页
 第一节 境外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概况第20-23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刑法中的规定第20-21页
  二、英美法系国家刑法中的规定第21-23页
 第二节 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概况第23-25页
  一、中国古代刑法中的规定第23页
  二、中国近现代刑法中的规定第23-25页
 第三节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价值第25-27页
  一、持有型犯罪立法的社会价值第25页
  二、持有型犯罪立法的司法实践价值第25-27页
第三章 持有型犯罪的犯罪构成第27-35页
 第一节 犯罪主体第27页
 第二节 犯罪主观方面第27-33页
  一、是否适用严格责任第28-30页
  二、持有型犯罪不存在过失第30页
  三、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第30-33页
 第三节 犯罪客体第33-34页
 第四节 犯罪的客观方面第34-35页
第四章 持有型犯罪的特殊形态第35-44页
 第一节 持有型犯罪的既遂形态第35-38页
  一、持有型犯罪不属于结果犯第35-36页
  二、持有型犯罪不属于行为犯第36页
  三、持有型犯罪不属于危险犯第36-37页
  四、持有型犯罪不属于举动犯第37页
  五、一种独立的犯罪既遂形态类型——持有型犯罪第37-38页
 第二节 持有型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第38-40页
  一、持有型犯罪的预备形态第38-39页
  二、持有型犯罪的未遂形态第39-40页
  三、持有型犯罪的中止形态第40页
 第三节 持有型犯罪的共犯形态第40-44页
  一、持有型共犯的认定条件第41-42页
  二、持有型共犯中的两个特殊问题第42-44页
第五章 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第44-51页
 第一节 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规定第44-45页
 第二节 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缺陷第45-47页
  一、罪名不统一第45-46页
  二、法定刑规定不合理第46页
  三、立法欠缺科学性第46-47页
  四、立法上遗漏了一些重要罪名第47页
 第三节 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第47-51页
  一、刑法总则中对持有行为予以确认第48页
  二、统一规范罪名第48页
  三、整合协调罪名罪状规定不合理的持有型犯罪第48-49页
  四、增设新的持有型犯罪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税收征收管理精细化研究
下一篇:探索翻译批评的试金石--《围城》英译本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