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稻草覆盖与三叶草间作茶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及其活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应研究进展第12-16页
   ·秸秆覆盖与生草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2-13页
   ·秸秆覆盖与生草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第13-16页
 2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第16-24页
   ·稀释平板法第17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第17-18页
   ·BIOLOG微孔板鉴定系统第18页
   ·磷脂脂肪酸图谱(PLFA法)第18-19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9-22页
   ·土壤酶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3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第24-27页
   ·研究意义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覆盖与间作茶园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第27-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28-29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9-31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蚯蚓的影响第31页
   ·覆盖与间作对杂草的生态控制效应第31-35页
 3 讨论第35-36页
 4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覆盖与间作茶园耕层土壤微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第37-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第38-40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第40-42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影响第42-44页
 3 讨论第44页
 4 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覆盖与间作对茶园土壤剖面微生物量及茶叶品质、产量的影响第46-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47-49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第49-50页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和微生物量磷的影响第50页
   ·覆盖与间作的品质改良和增产效应第50-52页
 3 讨论第52-53页
 4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不同培肥措施对茶园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影响第54-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7-61页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57-58页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第58-59页
   ·土壤微生物量C、N、P的比较分析第59-60页
   ·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3页
 4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不同培肥措施对茶园土壤酶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第64-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5-70页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影响第65-67页
   ·土壤酶活性、呼吸强度与肥力因素的相关分析第67-70页
 3 讨论第70-71页
 4 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BIOLOG在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第72-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2-7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3-77页
   ·土壤培育过程中ELISA反应AWCD值变化第73-75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75-76页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第76-77页
 3 讨论第77-78页
 4 小结第78-79页
第八章 PCR-DGGE在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第79-8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9-8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1-85页
   ·不同培肥措施茶园土壤总DNA提取第81页
   ·PCR扩增产物第81-83页
   ·不同培肥措施土壤微生物组成的PCR-DGGE分析第83-85页
 3 讨论第85-86页
 4 小结第86-87页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作者简历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空气稳定性理论基础研究
下一篇:基于维修性设计的可达性分析评价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