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第11-1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1-14页 |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疾病诊断标准 | 第11页 |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 | 第11-13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3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3页 |
·病例剔除标准 | 第13页 |
·病例脱落标准 | 第13-14页 |
·病例分组 | 第14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4页 |
·药物 | 第14页 |
·用法 | 第14页 |
3 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一般项目 | 第14页 |
·疗效性指标 | 第14-15页 |
·安全性检测 | 第15页 |
·不良反应观察 | 第15页 |
4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5页 |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7-27页 |
1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衡性的比较和分析 | 第17-18页 |
·性别、年龄、病程分布情况 | 第17页 |
·两组病情程度 | 第17-18页 |
2 临床疗效 | 第18-27页 |
·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证候总积分情况比较 | 第18-20页 |
·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相点证候总积分情况比较 | 第20页 |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 | 第20-24页 |
·两组疾病临床疗效的比较 | 第24-26页 |
·X片检查结果描述 | 第26页 |
·药物安全性与不良事件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39页 |
1、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27-29页 |
·风寒湿邪侵袭是重要发病因素 | 第27-28页 |
·劳损、外伤是常见诱因 | 第28-29页 |
2、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29-34页 |
·颈椎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特点 | 第30页 |
·对病因的认识: | 第30-31页 |
·病机的认识 | 第31-34页 |
·机械性压迫学说 | 第31-32页 |
·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 第32页 |
·微循环障碍学说 | 第32-33页 |
·自身免疫学说及自由基损伤学说: | 第33-34页 |
3 、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和机理分析 | 第34-36页 |
·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第34-35页 |
·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分析 | 第35-36页 |
4 颈椎病I号胶囊的组方依据和现代药理分析 | 第36-39页 |
·组方依据 | 第36-37页 |
·现代药理分析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 | 第43-53页 |
综述 | 第43-51页 |
颈椎病I号胶囊治疗CSR临床观察表 一般情况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