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行政垄断的概念、成因及弊害 | 第8-18页 |
一、行政垄断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 第8-12页 |
(一) 行政垄断的概念 | 第8-9页 |
(二) 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和特征 | 第9-12页 |
二、行政垄断的成因 | 第12-14页 |
(一) 形成行政垄断的经济制度基础 | 第12-13页 |
(二) 行政垄断产生的政治根源 | 第13-14页 |
(三) 行政垄断形成的直接因素 | 第14页 |
三、行政垄断的弊害 | 第14-18页 |
(一) 行政垄断对经济的危害 | 第15-16页 |
(二) 行政垄断的社会危害 | 第16-17页 |
(三) 行政垄断违反WTO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与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 第18-27页 |
一、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控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第18-22页 |
(一) 以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需要 | 第19-20页 |
(二) 以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能够保障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转 | 第20-21页 |
(三) 以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是国际通行作法 | 第21-22页 |
二、反垄断立法的价值目标:实现现代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建构竞争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22-27页 |
(一) 维护公平竞争 | 第23-24页 |
(二) 维护竞争机制 | 第24-25页 |
(三) 促进经济发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对行政垄断法律控制的现有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5页 |
一、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历史回顾与相关立法 | 第27-30页 |
(一) 《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 | 第27-28页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第28页 |
(三) 其他法律 | 第28页 |
(四) 其他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 | 第28-30页 |
二、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30-35页 |
(一) 重构立法层次 | 第30-31页 |
(二) 再塑规制界域 | 第31页 |
(三) 强化非讼保障 | 第31-33页 |
(四) 纠偏监察机制 | 第33-34页 |
(五) 革新诉讼体系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 | 第35-42页 |
一、明确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 | 第35-36页 |
(一) 处理好《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 第35页 |
(二) 明确《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与经济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 第35-36页 |
(三) 以"列举加概括"的方式明确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 | 第36页 |
(四) 规制行政垄断的原则 | 第36页 |
二、构建反行政垄断的执法机制 | 第36-39页 |
(一) 《反垄断法》草案对反垄断法执行机关的设置 | 第37页 |
(二) 反垄断法执行机关的设置构想 | 第37-39页 |
三、完善法律责任制度及司法救济机制 | 第39-42页 |
(一) 严格规定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 | 第39-40页 |
(二) 完善司法救济机制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