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中国农村新型医疗保障体系的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1. 前言 | 第13-23页 |
|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概念 | 第14-19页 |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4-15页 |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5-18页 |
|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9-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2.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历史变迁 | 第23-27页 |
| ·形成期 | 第23页 |
| ·高潮期 | 第23-24页 |
| ·低谷期 | 第24页 |
| ·恢复期 | 第24-25页 |
| ·发展期 | 第25-27页 |
| 3.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第27-33页 |
| ·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 | 第27-29页 |
| ·覆盖率不断提高 | 第27-28页 |
| ·发展潜力大 | 第28-29页 |
|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 ·资金不足,筹资困难 | 第29-30页 |
| ·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设备落后 | 第30-31页 |
| ·支出缺乏监控机制 | 第31页 |
|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 第31-32页 |
| ·城乡差异扩大化,显失公平 | 第32-33页 |
| 4. 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综合性分析 | 第33-47页 |
| ·必要性分析 | 第33-36页 |
| ·现行模式的弊端 | 第33页 |
|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33-34页 |
| ·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需要 | 第34-36页 |
| ·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 第36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36-40页 |
| ·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 第36-38页 |
| ·政府的大力支持 | 第38-39页 |
| ·国内外的经验借鉴 | 第39-40页 |
| ·制约性分析 | 第40-47页 |
| ·体制因素 | 第40-41页 |
| ·经济因素 | 第41-44页 |
| ·社会因素 | 第44-47页 |
| 5. 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层次设计 | 第47-51页 |
| ·基础医疗保障 | 第47-48页 |
| ·资金筹集 | 第47-48页 |
| ·管理和监督 | 第48页 |
| ·保障水平 | 第48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 第48-50页 |
| ·资金筹集 | 第48页 |
| ·管理方式 | 第48-49页 |
| ·保障水平 | 第49-50页 |
| ·其他医疗保障 | 第50-51页 |
| 6. 构建新型农村医保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51-58页 |
|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政府监督 | 第51-52页 |
| ·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 | 第52-53页 |
| ·改革户籍制度 | 第53-54页 |
| ·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 第54-55页 |
| ·将医疗保障与医疗改革有机结合 | 第55-56页 |
| ·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立法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