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小学生错别字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中国汉字识字教学的起源 | 第8页 |
| ·历代封建政权对识字教学的重视 | 第8-10页 |
| ·建国以后的识字教学法研究 | 第10-11页 |
| ·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3-14页 |
| 2. 小学生错别字分析 | 第14-23页 |
| ·别字及其类型(B) | 第14-18页 |
| ·错字及其类型(C) | 第18-21页 |
| ·各年级错别字类型所占比例及数据分析 | 第21-23页 |
| 3. 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 第23-28页 |
|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23-25页 |
| ·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 第25-26页 |
| ·教材方面的原因 | 第26-27页 |
| ·汉字本身的原因 | 第27-28页 |
| 4. 针对小学生错别字的产生所采取的对策 | 第28-46页 |
| ·汉字科学与识字教学法 | 第28-34页 |
| ·汉字构形学理论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第34-36页 |
| ·汉字构形学理论与汉字教学的结合 | 第36-42页 |
| ·运用汉字构形学进行汉字教学的实验 | 第42-46页 |
| 5. 小结 | 第46-47页 |
| 附表1 | 第47-48页 |
| 附表2 | 第48-49页 |
| 附表3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后记 | 第53-54页 |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