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8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高校教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8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第18-24页
   ·高校教师的任务及工作特点第18-20页
   ·教师绩效的内涵及特性第20-22页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第22-24页
第3章 西方高校教师评价做法及经验借鉴第24-32页
   ·国外教师评价的做法第24-29页
     ·美国高校教师评价方法综述第24-27页
     ·日本教师评价制度综述第27-28页
     ·英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综述第28-29页
   ·国外高校教师评价对我们的启示第29-32页
     ·应注重评价的连续性,增加毕业生对教师的评价第30页
     ·继续加强和完善学生评教体系,注意多种方法并用第30-32页
第4章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第32-38页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概况第32页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现存问题分析第32-36页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缺少科学的价值观做导向第32-33页
     ·高校教师评价缺乏科学定位第33-34页
     ·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和区别性第34-35页
     ·评价方法单一第35-36页
   ·现行高校教师评价体系问题之归因分析第36-38页
     ·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第36页
     ·高校和教师双方的内部冲突第36-38页
第5章 科学构建高校教师评价新体系第38-68页
   ·高校教师评价的原则第38-40页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第38-39页
     ·全面客观原则第39页
     ·实用性原则第39页
     ·可比性和动态性原则第39-40页
     ·教育性和激励性原则第40页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分析第40-45页
     ·建立高校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程序第40-42页
     ·教师评价指标的设计第42-43页
     ·评价的内容第43-45页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5-56页
     ·层次分析法(AHP)——科学地确定评价元素的权重第46-52页
     ·模糊综合评价第52-56页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优势第56页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第56-65页
     ·应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第56-62页
     ·大学教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62-65页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第65-68页
第6章 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第68-71页
   ·对高校教师评价进行科学定位第68-69页
   ·评价过程要体现出对教师的尊重第69页
   ·完善高校教师评价系统第69-70页
   ·构建多元化的业绩评估体系第70-71页
第7章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2EE的仓储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改良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