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顺北地垴山地村落型传统风貌度假村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缘由 | 第1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村落发展与更新方面 | 第13-15页 |
| ·度假村研究方面 | 第15-16页 |
| ·传统村落型度假村方面 | 第16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 2. 课题研究相关基础理论与实例研析 | 第19-46页 |
| ·传统村落的发展策略 | 第19-22页 |
| ·文物保护型 | 第19-20页 |
| ·“农家乐”型 | 第20-21页 |
| ·置换改造型 | 第21页 |
| ·非保护开发型 | 第21页 |
| ·本节小结 | 第21-22页 |
| ·延续传统风貌的相关思想 | 第22-25页 |
| ·文脉主义 | 第22-23页 |
| ·地域主义 | 第23-24页 |
| ·本节小结 | 第24-25页 |
| ·传统风貌的构成 | 第25-26页 |
| ·自然环境 | 第25页 |
| ·空间形态 | 第25页 |
| ·建筑形式 | 第25页 |
| ·景象感知 | 第25-26页 |
| ·延续传统风貌的策略 | 第26-27页 |
| ·保留原样 | 第26页 |
| ·保留形态 | 第26-27页 |
| ·保留符号 | 第27页 |
| ·混合型 | 第27页 |
| ·延续传统风貌的实例研析 | 第27-44页 |
| ·保留原样实例研析 | 第27-28页 |
| ·保留形态实例研析 | 第28-39页 |
| ·保留符号实例研析 | 第39-41页 |
| ·混合型实例研析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3. 传统村落风貌度假村建设相关因素研析 | 第46-56页 |
| ·传统村落的形成 | 第46-51页 |
| ·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 | 第46页 |
| ·传统村落的形成 | 第46-47页 |
| ·自然因素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社会因素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 第48-50页 |
| ·景象感知空间系统 | 第50-51页 |
| ·山地村落的特点 | 第51页 |
| ·旅游度假村的产生 | 第51-53页 |
| ·旅游度假村的产生 | 第52页 |
| ·度假村基本功能组成 | 第52-53页 |
| ·度假村后勤设施组成 | 第53页 |
| ·传统村落度假村建设相关因素 | 第53-54页 |
| ·活动人群与行为 | 第53页 |
| ·功能 | 第53-54页 |
| ·空间布局 | 第54页 |
| ·尺度 | 第54页 |
| ·基础设施 | 第54页 |
| ·传统村落与度假村的结合点 | 第54-55页 |
| ·功能结合点 | 第54页 |
| ·景象感知结合点 | 第54页 |
| ·生活体验的结合点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 北地垴村落传统风貌构成要素研析 | 第56-67页 |
| ·北地垴村概况 | 第56页 |
| ·北地垴村落构成的元素 | 第56-57页 |
| ·北地垴村的自然环境 | 第57-59页 |
| ·北地垴村自然环境与选址 | 第57-59页 |
| ·北地垴村室外环境 | 第59页 |
| ·北地垴村的空间形态 | 第59-63页 |
| ·整体布局 | 第59-61页 |
| ·院落空间 | 第61页 |
| ·街巷空间 | 第61-62页 |
| ·节点空间 | 第62-63页 |
| ·北地垴村的建筑形式 | 第63-64页 |
| ·北地垴村的景象感知空间系统 | 第64页 |
| ·北地垴村的排水系统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5. 北地垴度假村设计方案研究 | 第67-79页 |
| ·北地垴度假村建设可行性分析 | 第67-68页 |
| ·有利条件 | 第67页 |
| ·不利条件 | 第67-68页 |
| ·北地垴度假村的规划 | 第68-73页 |
| ·北地垴度假村的改造策略 | 第68-69页 |
| ·地垴度假村的规划理念 | 第69页 |
| ·北地垴度假村的规划 | 第69-73页 |
| ·北地垴度假村的建筑设计 | 第73-77页 |
| ·保留原物的修缮 | 第73-74页 |
| ·保留形态的设计 | 第74-75页 |
| ·保留符号的设计 | 第75-76页 |
| ·尺度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76-77页 |
| ·结合观景—景象感知的场所设计 | 第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6. 结语 | 第79-83页 |
| ·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策略总结 | 第79页 |
| ·山地村落型传统风貌度假村规划方法总结 | 第79-81页 |
| ·山地传统村落与度假村的结合点研究总结 | 第79-80页 |
| ·建筑分类—确定不同建筑的改造策略 | 第80页 |
| ·研究村落传统风貌构成—确定重点保留的构成元素 | 第80页 |
| ·延续传统风貌的方法 | 第80-81页 |
| ·景象感知空间系统的延续和发展 | 第81页 |
| ·研究前瞻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1. 书籍类 | 第84-85页 |
| 2. 期刊杂志类 | 第85-86页 |
| 3. 参考论文 | 第86页 |
| 4. 网络资源 | 第86-87页 |
| 图表索引 | 第87-91页 |
| 附录 | 第91-103页 |
|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