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1 利益、利益结构与公共政策利益分析 | 第9-17页 |
·利益、利益关系、利益结构概念 | 第9-13页 |
·利益含义 | 第9-11页 |
·利益关系 | 第11页 |
·利益结构 | 第11-12页 |
·利益与公共政策关系 | 第12-13页 |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框架 | 第13-17页 |
·传统公共政策分析反思 | 第13-15页 |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方法 | 第15页 |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框架 | 第15-17页 |
2 陕甘宁边区利益主体及利益结构分析 | 第17-21页 |
·陕甘宁边区概述 | 第17-18页 |
·边区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第17页 |
·边区的自然环境 | 第17-18页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利益主体、利益需求、利益结构分析 | 第18-21页 |
3 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政策实施 | 第21-31页 |
·农村经济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 | 第21-22页 |
·民族危机是决定边区农村经济政策制定的首要因素 | 第21页 |
·极端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 | 第21-22页 |
·两种不同的土地占有状况 | 第22页 |
·边区农村经济政策的目标 | 第22-23页 |
·边区农村主要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执行 | 第23-31页 |
·限制与协调性政策 | 第23-29页 |
·激励性政策 | 第29-31页 |
4 边区农村经济政策实施的利益分配结果分析 | 第31-48页 |
·政策评估的目标体系和基本要素 | 第31-32页 |
·边区农村经济政策实施的利益结果分析 | 第32-45页 |
·利益相关主体利益的满足和利益矛盾调解状况分析 | 第32-42页 |
·边区农村利益结构的变化 | 第42-43页 |
·边区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 第43-45页 |
·政府经济政策行为的社会效应 | 第45页 |
·边区农村经济政策的政治效应分析 | 第45-48页 |
5 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政策的历史启示 | 第48-53页 |
·政策制定方面的启示 | 第48-49页 |
·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建立的启示 | 第49-50页 |
·政策执行方面的启示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