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三国志》及裴注中的曹操形象 | 第7-19页 |
第一节 《三国志》中的曹操其人 | 第7-14页 |
第二节 裴注中曹操形象的多元化发展 | 第14-19页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野史中的曹操形象 | 第19-23页 |
一、对曹操机智多识的肯定 | 第19-20页 |
二、对曹操王者风度的赞美 | 第20页 |
三、对曹操狡诈残忍性情的否定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唐代诗歌与小说中的曹操形象 | 第23-27页 |
第一节 唐代诗歌中的曹操形象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唐代小说中的曹操形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宋代诗文中的曹操形象 | 第27-30页 |
第一节 北宋诗文中的曹操形象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南宋诗文中的曹操形象 | 第29-30页 |
第五章 《三国志平话》中的曹操形象 | 第30-36页 |
第六章 金元咏三国诗及元杂剧中的曹操形象 | 第36-41页 |
第一节 金元咏三国诗中的曹操形象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曹操形象 | 第37-41页 |
第七章 明代罗贯中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呈现出的典型人物形象—曹操 | 第41-52页 |
第一节 曹操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 第42-45页 |
第二节 曹操人物性格的多层次性 | 第45-50页 |
第三节 曹操人物性格的统一性 | 第50-52页 |
第八章 清代毛纶、毛宗岗对曹操形象的再塑造 | 第52-56页 |
一、在刘、曹对比中见优劣 | 第53页 |
二、在情节、文字的改动中丑化人物 | 第53-54页 |
三、在评点中表现出强烈的贬抑之情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