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下属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模型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符号说明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2 院属企业改革 | 第12-19页 |
·事业单位改革 | 第12-13页 |
·院属企业成因及现状 | 第13-14页 |
·成因 | 第13页 |
·现状 | 第13-14页 |
·院属企业的改革思路 | 第14-18页 |
·概述 | 第14-15页 |
·法人治理结构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关系 | 第16-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3 激励制度概述 | 第19-30页 |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定义 | 第19页 |
·特征 | 第19页 |
·激励理论对人的假设 | 第19-20页 |
·原则 | 第20页 |
·激励理论 | 第20-27页 |
·激励的心理学原理 | 第20-21页 |
·激励的主要形式 | 第21页 |
·激励制度的设计 | 第21-22页 |
·激励制度的有效性评价 | 第22-23页 |
·激励理论综述 | 第23-27页 |
·激励与绩效考核 | 第27-28页 |
·定义 | 第27页 |
·考核办法 | 第27页 |
·局限性 | 第27-28页 |
·博弈行为在激励中的作用 | 第28-29页 |
·概述 | 第28页 |
·博弈理论基本模型 | 第28-29页 |
·激励博弈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4 激励模型研究 | 第30-49页 |
·概述 | 第30页 |
·问题限定 | 第30页 |
·问题表述 | 第30页 |
·物质激励措施 | 第30-46页 |
·概述 | 第30页 |
·基本模型 | 第30-31页 |
·数理分析 | 第31-33页 |
·博弈分析 | 第33-46页 |
·精神激励措施 | 第46-48页 |
·概述 | 第46-47页 |
·控制权激励 | 第47页 |
·声誉激励 | 第47-48页 |
·学习激励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5 院属企业代理人激励制度设计 | 第49-65页 |
·激励措施现状 | 第49-50页 |
·代理人特征及激励难点 | 第50-52页 |
·代理人特征 | 第50-51页 |
·职位特征 | 第51页 |
·激励难点 | 第51-52页 |
·激励措施选择 | 第52-53页 |
·概述 | 第52-53页 |
·激励制度运行原理 | 第53页 |
·激励制度模型 | 第53-56页 |
·参数 | 第53-54页 |
·委托—代理双方的效用函数 | 第54页 |
·确定系数关系 | 第54-55页 |
·净利润基数 | 第55页 |
·关键参数 | 第55-56页 |
·院属企业代理人激励制度设计 | 第56-61页 |
·主要参数 | 第56-60页 |
·博弈分析 | 第60页 |
·实施细则 | 第60-61页 |
·新旧激励制度比较 | 第61-64页 |
·旧制度模型 | 第61-62页 |
·新制度模型 | 第62页 |
·净利润与收益关系 | 第62-63页 |
·分析与结论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6 总结 | 第65-67页 |
·本研究总结 | 第65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 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