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硫普罗宁生物等效性研究 | 第10-63页 |
第一章 硫普罗宁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0-37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2 基本原理 | 第12页 |
3 仪器与试药 | 第12-13页 |
·仪器 | 第12页 |
·试药 | 第12-13页 |
4 人血浆中硫普罗宁血药浓度的含量测定 | 第13-30页 |
·实验条件 | 第13页 |
·色谱条件 | 第13页 |
·质谱条件 | 第13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13-30页 |
·内标储备液的制备 | 第13页 |
·对照品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13-14页 |
·对照品血浆溶液的制备 | 第14页 |
·全血样品的处理 | 第14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14-1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16-19页 |
·准确度试验 | 第19-23页 |
·随行血浆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 | 第23-27页 |
·硫普罗宁稳定性试验 | 第27-28页 |
·最低检测限 | 第28-30页 |
5 讨论 | 第30-36页 |
·对照品溶剂的选择 | 第30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0-31页 |
·流动相比例的考察 | 第30-31页 |
·离子对试剂的考察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31页 |
·pH 考察 | 第31页 |
·提取条件的选择 | 第31-34页 |
·还原剂的选择 | 第31页 |
·稳定剂的选择 | 第31-32页 |
·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32-34页 |
·质谱条件的确定 | 第34-36页 |
·干燥气流速的选择 | 第34页 |
·雾化器压力的选择 | 第34-35页 |
·裂解电压的选择 | 第35-36页 |
6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二章 硫普罗宁片在人体中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 第37-63页 |
1 参数计算 | 第37-38页 |
2 生物等效性分析 | 第38-3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9-61页 |
·血药浓度-时间数据 | 第39-51页 |
·药代动力学参数 | 第51-54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 | 第54-58页 |
·统计分析结果 | 第58-61页 |
4 硫普罗宁片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 第61-62页 |
5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二部分 毛细管区带电泳对5 种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研究 | 第63-74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5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5-69页 |
·电泳条件 | 第65页 |
·样品溶液配制 | 第65-66页 |
·结果 | 第66-68页 |
·二氟代羧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时对映体的拆分情况 | 第68-69页 |
3 讨论 | 第69-71页 |
·手性选择剂种类对手性拆分结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pH 值对手性拆分结果的影响 | 第70页 |
·手性选择剂的浓度对手性拆分结果的影响 | 第70页 |
·毛细管的类型、内径和长度对手性拆分结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运行电压和毛细管柱温对手性拆分结果的影响 | 第71页 |
4. 结论 | 第71-72页 |
5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