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修复工程中冻土帷幕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冻土帷幕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垂直冻土帷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水平冻土帷幕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冻土帷幕温度场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原设计方案 | 第16-31页 |
| ·工程概况 | 第16-17页 |
| ·工程地质 | 第17-20页 |
| ·水文地质 | 第20-21页 |
| ·地下水类型 | 第20页 |
| ·地下水水位 | 第20页 |
| ·地下水的温度 | 第20页 |
| ·水力联系 | 第20页 |
| ·地下水参数 | 第20-21页 |
| ·原设计方案 | 第21-31页 |
| ·总体修复方案 | 第21页 |
| ·初步设计 | 第21-22页 |
| ·江中段垂直冻结 | 第22-25页 |
| ·江中段水平冻结 | 第25-28页 |
| ·南浦大桥侧对接段 | 第28-31页 |
| 第3章 垂直冻土帷幕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 第31-54页 |
| ·垂直冻土帷幕的设计理论 | 第31-33页 |
| ·垂直冻土帷幕的施工过程及计算工况 | 第33-34页 |
| ·垂直冻土帷幕原设计计算 | 第34-36页 |
| ·计算图式 | 第34页 |
| ·计算参数 | 第34-35页 |
| ·计算结果 | 第35页 |
| ·原设计中的不足 | 第35-36页 |
| ·垂直冻土帷幕的现场监测 | 第36-47页 |
| ·盐水去回路温度监测 | 第36-37页 |
| ·冻结区冻土温度监测 | 第37-44页 |
| ·冻土帷幕厚度及发展速度分析 | 第44-46页 |
| ·冻土帷幕平均厚度、平均温度分析 | 第46-47页 |
| ·监测及综合分析结论 | 第47页 |
| ·垂直冻土帷幕的三维有限元计算 | 第47-53页 |
| ·工况的模拟 | 第48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8页 |
|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48页 |
| ·三维有限元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48-50页 |
| ·水土压力的确定 | 第50页 |
| ·计算结果 | 第50-52页 |
| ·强度验算 | 第52-53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水平冻土帷幕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 第54-73页 |
| ·冻土力学试验 | 第54-56页 |
| ·水平冻土帷幕计算 | 第56-71页 |
| ·冻土帷幕计算指标 | 第56-57页 |
| ·计算工况 | 第57页 |
| ·结构力学计算 | 第57-60页 |
| ·三维数值有限元分析 | 第60-71页 |
| ·两种工况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5章 水平冻土帷幕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73-94页 |
| ·人工冻土温度场研究概述 | 第73页 |
| ·ANSYS有限元热分析的简介 | 第73-74页 |
| ·利用ANSYS进行热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74-79页 |
| ·三种基本热传递方式 | 第74页 |
| ·热分析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 第74-75页 |
| ·冻结温度场基本理论 | 第75-77页 |
| ·对带相变的传热过程的处理 | 第77-79页 |
| ·水平冻土帷幕温度场的二维有限元热分析 | 第79-93页 |
| ·模型参数 | 第79-82页 |
| ·边界条件 | 第82-83页 |
| ·计算模型 | 第83-85页 |
| ·计算结果 | 第85-89页 |
| ·冻土帷幕温度场分析 | 第89-93页 |
| ·计算结论 | 第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 ·本文结论 | 第94-95页 |
| ·展望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