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22页 |
·前列腺素类化合物 | 第7-11页 |
·前列腺素类受体 | 第11-13页 |
·输卵管 | 第13-16页 |
·输卵管结构 | 第13页 |
·输卵管的作用 | 第13-15页 |
·前列腺素化合物对输卵管的作用 | 第15-16页 |
·性激素的作用 | 第16-21页 |
·雌激素的作用 | 第17页 |
·孕酮的作用 | 第17-18页 |
·性激素在生殖生理中的研究 | 第18-2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 第23页 |
·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传代培养 | 第23-24页 |
·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cAMP 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cAMP 的提取 | 第24页 |
·cAMP 吸光值的测定 | 第24-25页 |
·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前列腺素受体mRNA 表达的测定 | 第25-28页 |
·前列腺素受体表达与性激素(E_2、P_4)作用时间、浓度的关系 | 第25页 |
·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处理 | 第25页 |
·孕酮激素受体阻断剂和孕酮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处理 | 第25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反转录cDNA | 第26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6-2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前列腺素受体表达的方法 | 第27-28页 |
·基因克隆与测序 | 第28-29页 |
·PCR 产物的纯化 | 第28页 |
·PCR 产物与pMD-19 Vetor 载体的连接 | 第28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8-29页 |
·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9-45页 |
·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cAMP 含量的检测 | 第29-30页 |
·cAMP 标准曲线 | 第29页 |
·PGE_2、PGD_2、butaprost 对上皮细胞中cAMP 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前列腺素受体mRNA 表达结果 | 第30-42页 |
·总RNA 提取 | 第30-3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产物的鉴定 | 第31页 |
·线性分析及特异性检测 | 第31-33页 |
·扩增效率曲线分析 | 第31-32页 |
·扩增及溶解曲线分析 | 第32-33页 |
·E_2对前列腺素受体mRNA 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33-37页 |
·E_2不同时间、浓度对前列腺素受体mRNA 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33-36页 |
·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对E_2介导的前列腺素受体mRNA 表达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P_4对前列腺素受体基因mRNA 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37-42页 |
·P_4不同时间、浓度对前列腺素受体mRNA 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37-40页 |
·孕激素受体阻断剂对P_4介导的前列腺素受体mRNA 表达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基因克隆测序的结果 | 第42-45页 |
4 讨论 | 第45-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