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原理在生态社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国际上解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成为主流 | 第7-8页 |
| ·国内环境危机严重,生态发展观获得肯定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循环经济——自然界中的联系与经济效率 | 第13-25页 |
| ·循环经济简介 | 第13-16页 |
| ·循环经济定义 | 第13-14页 |
| ·循环经济的构成 | 第14页 |
| ·循环经济的意义 | 第14-16页 |
| ·生态社区及其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 ·生态社区概念的演进 | 第16-18页 |
| ·生态社区与其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8页 |
| ·生态社区的构成 | 第18-19页 |
| ·循环型生态社区的特征和实践 | 第19-23页 |
| ·基于循环经济原理的生态社区特征 | 第19-21页 |
| ·循环型生态社区的实践 | 第21-23页 |
| ·循环型生态社区的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循环观修正后的规划建设路线 | 第23-24页 |
| ·循环型生态社区的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国内外案例分析——营造高品质的都市环境 | 第25-49页 |
| ·英国 | 第26-29页 |
| ·策略规划 | 第26-27页 |
| ·社区规划 | 第27-29页 |
| ·补充规划 | 第29页 |
| ·德国 | 第29-33页 |
| ·政府扶持政策 | 第30-32页 |
| ·加强技术、注重实效 | 第32-33页 |
| ·美国 | 第33-39页 |
| ·限制蔓延的政策 | 第34页 |
| ·强调公众参与 | 第34-36页 |
| ·理论研究 | 第36-39页 |
| ·中国 | 第39-48页 |
| ·案例分析 | 第40-44页 |
| ·我国生态社区现存问题 | 第44-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规划措施——建构循环型生态社区 | 第49-65页 |
| ·专业视角:完善生态社区评价体系 | 第49-58页 |
| ·完善生态社区的评价体系 | 第49-52页 |
| ·建设生态社区的规划措施 | 第52-58页 |
| ·行政视角:循环型生态社区的建设模式的提出 | 第58-64页 |
| ·风险分配机制 | 第58-59页 |
| ·全寿命周期理论 | 第59-60页 |
| ·建议实施政策 | 第60-62页 |
| ·循环型生态社区建设模式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语 | 第65-67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附录 | 第69-75页 |
| 附录1 | 第69-70页 |
| 附录2 | 第70-71页 |
| 附录3 | 第71-73页 |
| 附录4 | 第73-75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