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1 绪论 | 第17-33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企业的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产业集群及其共享性资源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本研究的逻辑框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26-29页 |
·预期研究结论 | 第29-30页 |
·研究创新说明 | 第30-33页 |
2 企业的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述评 | 第33-51页 |
·企业的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33-40页 |
·企业的基于资源观及其三大理论基础 | 第35-37页 |
·企业的基于资源观向基于能力、动态能力、知识观的延伸 | 第37-38页 |
·企业的基于资源观的理论拓展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8-40页 |
·资源、能力与组织学习 | 第40-46页 |
·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异质性 | 第41-43页 |
·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外部资源的内部化 | 第43-44页 |
·组织学习:能力与跨越企业边界的资源配置 | 第44-46页 |
·跨越企业边界的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 | 第46-51页 |
·基于资源观与组织经济学 | 第46-49页 |
·企业的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向产业集群层面拓展研究的思考 | 第49-51页 |
3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及其动态演化的机制 | 第51-89页 |
·经济活动的空间特性以及三种基本的空间集群形式 | 第51-53页 |
·产业集群:现象、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53-63页 |
·产业集群现象: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结合 | 第53-54页 |
·产业集群: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 第54-61页 |
·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61-63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及其动态演化的机制 | 第63-80页 |
·企业资源的分类及其构成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63-66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概念、来源及其形成机制 | 第66-71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划分维度及其动态演化机制 | 第71-80页 |
·产业集群集体学习 | 第80-89页 |
·集体学习的概念及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具体表现 | 第81-84页 |
·集群企业的组织学习 | 第84-87页 |
·集群企业的相对吸收能力 | 第87页 |
·集群企业的资源交换与组合 | 第87-89页 |
4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的案例研究 | 第89-127页 |
·案例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 第89-91页 |
·案例研究的原则 | 第89-90页 |
·案例研究方法 | 第90-91页 |
·案例背景、案例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91-95页 |
·案例背景 | 第91-94页 |
·案例选择 | 第94页 |
·数据来源 | 第94-95页 |
·案例介绍 | 第95-99页 |
·案例一:浙江卡森实业有限公司 | 第95-96页 |
·案例二:浙江兄弟化工有限公司 | 第96-97页 |
·案例三:海宁中国皮革城 | 第97页 |
·案例四:浙江皮革研究院 | 第97-98页 |
·四个案例之间的关系 | 第98-99页 |
·案例分析 | 第99-113页 |
·案例分析方法 | 第99页 |
·产业集群的成员构成、互动关系与划分维度 | 第99-102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来源、构成与动态演化 | 第102-107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的动力 | 第107-112页 |
·案例分析结果讨论 | 第112-113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113-116页 |
·假设背景 | 第113-114页 |
·命题假设 | 第114-116页 |
·数据方法 | 第116-121页 |
·变量设置 | 第116-118页 |
·样本收集 | 第118-120页 |
·方法描述 | 第120-121页 |
·统计分析 | 第121-124页 |
·案例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124-127页 |
5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模型 | 第127-139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模型的建构 | 第127-134页 |
·产业集群集体学习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 | 第128-131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与产业集群集体学习 | 第131-133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 | 第133-134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模型的提出 | 第134页 |
·作用机制分析 | 第134-139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对产业集群集体学习、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34-136页 |
·产业集群集体学习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模型中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 第137-139页 |
6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139-163页 |
·提出假设 | 第139-140页 |
·数据方法 | 第140-144页 |
·变量设置 | 第140-142页 |
·方法描述 | 第142-144页 |
·初始结构模型 | 第144页 |
·模型检验 | 第144-154页 |
·数据分析 | 第144-147页 |
·模型初步拟合与评价 | 第147-149页 |
·模型调整与修正 | 第149-152页 |
·模型的确定 | 第152-154页 |
·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154-163页 |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154-158页 |
·模型调整的影响及其解释 | 第158-160页 |
·实证研究结果的启示 | 第160-16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63-169页 |
·研究结论 | 第163-165页 |
·理论创新 | 第165-16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66-169页 |
·研究不足 | 第166-167页 |
·研究展望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91页 |
附录1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 | 第191-200页 |
附录2 样本数据的偏度和峰度分布 | 第200-203页 |
附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03-205页 |
致谢 | 第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