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4-15页 |
·“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 第15-17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理论综述 | 第17-26页 |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对外投资周期理论 | 第17-18页 |
·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 | 第18-20页 |
·技术累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 | 第20-21页 |
·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第21-22页 |
·国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理论 | 第22-24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22-23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组织能力理论 | 第24页 |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理论支持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现状分析 | 第26-35页 |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 第26页 |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特点 | 第26-28页 |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动力与阻力分析 | 第28-34页 |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动力分析 | 第28-31页 |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阻力分析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模式分析 | 第35-47页 |
·产品“走出去”模式 | 第35-39页 |
·自营进出口业务 | 第35-36页 |
·进出口公司出口 | 第36页 |
·举办出口交易会 | 第36-37页 |
·电子商务 | 第37-38页 |
·海外华人的经营网络 | 第38页 |
·贴牌生产(OEM) | 第38-39页 |
·参与国际招标 | 第39页 |
·技术“走出去”模式 | 第39-41页 |
·专利许可 | 第40页 |
·专有技术许可 | 第40-41页 |
·企业“走出去”模式 | 第41-46页 |
·依托型 | 第41-42页 |
·市场带动型 | 第42-43页 |
·集群推进型 | 第43页 |
·独立开拓型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企业“走出去”模式选择分析 | 第47-63页 |
·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模式的定性选择分析 | 第47-51页 |
·环境因素 | 第47-50页 |
·内部因素 | 第50-51页 |
·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模式的定量选择分析 | 第51-56页 |
·利润模式 | 第51-52页 |
·成本模式 | 第52-54页 |
·净现值模式 | 第54-56页 |
·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模式的选择 | 第56-60页 |
·中小企业“走出去”必须解决的问题 | 第56-57页 |
·中小企业选择适合的“走出去”模式 | 第57-60页 |
·案例分析: 万向集团“走出去”模式演化过程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