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强动载荷作用下陶瓷类脆性材料破坏机制 | 第9-13页 |
| ·表面微裂纹扩展机制 | 第11-12页 |
| ·相变机制 | 第12页 |
| ·剪切破坏机制 | 第12-13页 |
| ·描述陶瓷力学行为的失效准则和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失效准则 | 第13-14页 |
| ·本构模型 | 第14-16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 ·论文工作的主要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2 氧化铝陶瓷物质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 | 第18-26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陶瓷材料的物质结构和显微组织 | 第18-20页 |
| ·陶瓷的晶体相 | 第18-19页 |
| ·陶瓷的玻璃相和气相 | 第19-20页 |
|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20-26页 |
| ·陶瓷材料的变形行为 | 第20-21页 |
| ·陶瓷材料的脆性断裂 | 第21-22页 |
| ·冲击加载下陶瓷的强度 | 第22-26页 |
| 3 平面冲击压缩实验条件下氧化铝陶瓷动态力学行为 | 第26-50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冲击波基础、流体动力学近似方法 | 第26-31页 |
| ·概述 | 第26-27页 |
| ·波的控制方程 | 第27-29页 |
| ·平面正冲击波、Hugoniot 曲线 | 第29-31页 |
| ·实验装置 | 第31-35页 |
| ·冲击波高压实验技术 | 第31-32页 |
| ·实验测试技术 | 第32-35页 |
| ·氧化铝陶瓷平板正撞实验 | 第35-43页 |
| ·试件制备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 第35-37页 |
| ·实验装置与测试系统 | 第37-39页 |
| ·平板正撞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 ·强动载荷作用下氧化铝陶瓷动态力学性能 | 第43-50页 |
| ·平面冲击波压缩下氧化铝陶瓷的动态强度 | 第43-48页 |
| ·冲击压缩下氧化铝陶瓷中破坏阵面的传播 | 第48-50页 |
| 4 冲击压缩下氧化铝陶瓷动态力学行为数值分析 | 第50-62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计算模型 | 第50-57页 |
| ·JH-2 本构模型 | 第50-54页 |
| ·A95 陶瓷的JH-2 材料参数确定 | 第54-55页 |
| ·Johnson-Cook 本构模型与Grüneisen 状态方程 | 第55-57页 |
| ·冲击压缩下氧化铝陶瓷动态力学行为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7页 |
| ·数值模拟计算工况 | 第57-58页 |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附录 | 第70-71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0页 |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70-71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