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基于GIS和RS的沂河上游重点地区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研究创新第17页
2 研究区基本概况第17-25页
   ·研究区范围第18-19页
   ·自然环境概况第19-24页
     ·地貌第19-20页
     ·气候第20-21页
     ·水文第21-22页
     ·土壤第22-23页
     ·植被第23-24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4页
   ·水土保持情况第24-25页
3 数据准备及预处理第25-29页
   ·数据收集与采集第25-26页
   ·数据预处理第26-28页
   ·相关软件介绍第28-29页
4 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第29-39页
   ·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确定第29-30页
     ·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方法和特点第29-30页
     ·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的确定第30页
   ·土壤侵蚀监测过程第30-39页
     ·确定抽样网格单元与地理信息提取第30-34页
     ·野外采集抽样单元数据第34-37页
     ·采样数据的内业处理第37-38页
     ·土壤流失量计算第38-39页
5 土壤流失方程各因子值定量计算第39-63页
   ·降雨侵蚀力因子第39-43页
     ·降雨侵蚀力因子 R 值计算方法第39-42页
     ·降雨侵蚀力因子 R 值计算第42-43页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第43-48页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K 值调查方法第43-44页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K 值计算方法第44-46页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K 值计算第46-48页
   ·坡长坡度因子 LS第48-52页
     ·坡长坡度因子计算方法第48-51页
     ·地形因子计算结果第51-52页
   ·生物措施因子第52-58页
     ·植物措施因子计算方法第53-55页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与解译第55-57页
     ·植被覆盖度估算及生物措施因子计算第57-58页
   ·工程措施因子和耕作措施因子第58-63页
     ·工程措施因子和耕作措施因子分析流程第58-59页
     ·工程措施因子计算方法第59-60页
     ·耕作措施因子计算方法第60-63页
6 土壤流失量计算与结果分析第63-71页
   ·空间数据标准化处理第63页
   ·土壤流失量计算第63-65页
   ·土壤侵蚀模数及侵蚀强度分析第65页
   ·网格抽样调查法精确度研究第65-71页
     ·不同网格抽样单元确定方法第65-68页
     ·不同抽样单元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总量比较第68-69页
     ·不同抽样单元的土壤侵蚀强度面积比较第69-7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结论第71-72页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杀菌植物筛选及其活性成分鉴定
下一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