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 第9-10页 |
| ·DiffServ服务模型 | 第10页 |
| ·MPLS与DiffServ的结合 | 第10-11页 |
| ·QoS技术 | 第11-12页 |
| ·组播QoS简介 | 第11-12页 |
| ·QoS的主要参数 | 第12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简介 | 第14-28页 |
| ·MPLS技术 | 第14-17页 |
| ·MPLS术语定义 | 第14-15页 |
| ·MPLS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 ·DiffServ服务模型 | 第17-20页 |
| ·DiffServ的提出 | 第17-18页 |
| ·DiffServ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 ·DiffServ的基本工作机制 | 第19-20页 |
| ·IP组播技术 | 第20-23页 |
| ·组播成员管理 | 第21页 |
| ·组播路由协议 | 第21-23页 |
| ·距离向量组播路由协议(DVMRP) | 第22页 |
| ·协议无关组播路由协议—密集模式(PIM-DM) | 第22页 |
| ·协议无关组播路由协议—稀疏模式(PIM-SM) | 第22-23页 |
| ·NS网络仿真软件 | 第23-27页 |
| ·NS软件概述 | 第24-25页 |
| ·C++和OTcl两种编程语言来实现NS | 第24页 |
| ·NS的功能模块 | 第24-25页 |
| ·NS模拟步骤 | 第25-26页 |
| ·NS扩展方法 | 第26-27页 |
| ·基本扩展 | 第26页 |
| ·进一步扩展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MPLS网络组播技术研究及其仿真实现 | 第28-44页 |
| ·MPLS组播的存在意义 | 第28页 |
| ·MPLS组播机制及其问题 | 第28-30页 |
| ·MPLS中支持IP组播的问题 | 第28-29页 |
| ·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 | 第29-30页 |
| ·采用NS作为模拟实验平台的优势 | 第30-31页 |
| ·基于NS的MPLS的设计分析 | 第31-35页 |
| ·标签分配方式 | 第32-33页 |
| ·LSP路径的释放和撤消 | 第33页 |
| ·MPLS标签交换 | 第33页 |
| ·MPLS仿真 | 第33-35页 |
| ·基于NS的MPLS组播的仿真设计与实现 | 第35-40页 |
| ·修改MPLS中信息表以解决多出口的问题 | 第35-37页 |
| ·Join/Prune消息构建LSP组播树 | 第37-38页 |
| ·组播数据包的复制和转发 | 第38-39页 |
| ·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 ·MPLS组播的仿真测试及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 ·仿真环境 | 第40-41页 |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DiffServ网络组播技术研究及其仿真实现 | 第44-61页 |
| ·为什么进行DiffServ的组播研究 | 第44-45页 |
| ·DiffServ网络中组播存在的相关问题 | 第45-47页 |
| ·扩展性问题 | 第45页 |
| ·被忽视的预留子树NRS问题 | 第45-47页 |
| ·异构组播组(Heterogeneous Multicast Groups)问题 | 第47页 |
| ·动态任意源组播(Dynamics Any-Source Multicast) | 第47页 |
| ·DiffServ组播解决方案 | 第47-49页 |
| ·NS中DiffServ模块的设计 | 第49-53页 |
| ·dsRed模块 | 第49-50页 |
| ·redQueue模块 | 第50-51页 |
| ·Policy模块 | 第51-53页 |
| ·Edge Node模块和Core Node模块 | 第53页 |
| ·基于NS的DiffServ组播的仿真设计与实现 | 第53-55页 |
| ·RBRMM的设计 | 第53-54页 |
| ·RBRMM在DittServ中的实现 | 第54页 |
| ·RBRMM同LE方案和传统方案的比较 | 第54-55页 |
| ·DiffServ组播的仿真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55-60页 |
| ·仿真环境 | 第55-57页 |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57-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DiffServ Over MPLS模型的组播研究与仿真 | 第61-73页 |
| ·DiffServ Over MPLS模型及核心技术 | 第61-63页 |
| ·E-ESP模型 | 第62页 |
| ·L-LSP模型 | 第62-63页 |
| ·两种LSP模型的比较 | 第63页 |
| ·DiffServ Over MPLS模型的实现机制 | 第63-69页 |
| ·标记转发模型 | 第64页 |
| ·扩展LSP模型的实现过程 | 第64-65页 |
| ·对信令系统的扩展 | 第65-67页 |
| ·DiffServ TLV的格式 | 第65-66页 |
| ·LDP消息的扩展 | 第66-67页 |
| ·工作流程 | 第67-68页 |
| ·可行性分析与比较 | 第68-69页 |
| ·DiffServ Over MPLS模型的组播仿真与分析 | 第69-72页 |
| ·仿真环境 | 第69页 |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69-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工作总结 | 第73页 |
| ·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