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口红树林区鸟类群落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页 |
·红树林区动物研究概况 | 第8-9页 |
·红树林区鸟类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研究地区环境概况 | 第12-16页 |
·山口红树林保护区 | 第12页 |
·调查生境的划分 | 第12-13页 |
·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 | 第13-14页 |
·气候 | 第14页 |
·土壤 | 第14页 |
·生物资源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16-22页 |
·群落调查 | 第16-17页 |
·物种调查 | 第16-17页 |
·双样带法 | 第17页 |
·数据处理及运算 | 第17-22页 |
·群落多样性指数 | 第17-19页 |
·鸟类相对数量等级划分 | 第19-20页 |
·鸟类取食行为的统计 | 第20页 |
·聚类分析 | 第20-21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繁殖季节鸟类群落研究 | 第22-33页 |
·鸟类的组成与分布 | 第22-24页 |
·种类组成 | 第22-23页 |
·种类分布 | 第23-24页 |
·季节性生态类型 | 第24-25页 |
·居留情况 | 第24页 |
·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鸟类群落的α多样性 | 第25页 |
·鸟类群落的β多样性 | 第25-26页 |
·鸟类集团 | 第26-33页 |
·取食地生态位聚类 | 第26-28页 |
·取食行为聚类 | 第28-33页 |
第五章 迁徙季节鸟类研究 | 第33-40页 |
·种类组成 | 第33-34页 |
·居留型 | 第34-35页 |
·秋季鸻鹜类物种相关性 | 第35-36页 |
·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第六章 越冬季节鸟类群落研究 | 第40-53页 |
·鸟类的组成与分布 | 第40-42页 |
·种类组成 | 第40-41页 |
·种类分布 | 第41-42页 |
·季节性生态类型 | 第42-43页 |
·居留情况 | 第42页 |
·分布情况 | 第42-43页 |
·鸟类群落的α多样性 | 第43页 |
·鸟类群落的β多样性 | 第43-44页 |
·鸟类集团 | 第44-53页 |
·取食地生态位聚类 | 第44-47页 |
·取食行为聚类 | 第47-53页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第53-71页 |
·鸟类群落的组成结构 | 第53-54页 |
·鸟类群落与生境的关系 | 第54-57页 |
·各个生境鸟类的α多样性比较 | 第54-56页 |
·各个生境鸟类群落β多样性 | 第56-57页 |
·鸟类群落的功能结构 | 第57-61页 |
·夏季鸟类集团 | 第58-59页 |
·冬季鸟类集团 | 第59-61页 |
·鸟类群落的季节格局 | 第61-69页 |
·鸟种数与数量的季节性动态 | 第61-65页 |
·鸟类的生境利用格局 | 第65-66页 |
·鸟类多样性的季节变动 | 第66-68页 |
·集团格局的季节变动 | 第68-69页 |
·山口红树林区目前存在的对鸟类的干扰因素 | 第69-71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广西山口红树林区鸟类名录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图版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