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6页 |
·引言 | 第12页 |
·氧化铝陶瓷的结构和基本物性 | 第12-15页 |
·α-Al_2O_3的晶体结构 | 第12-14页 |
·α-Al_2O_3的性质 | 第14页 |
·Al_2O_3的相变 | 第14-15页 |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现状和用途 | 第15-22页 |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6-21页 |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用途 | 第21-22页 |
·氧化铝基复相陶瓷的研究进展 | 第22-36页 |
·氧化铝基增韧陶瓷的分类 | 第23-25页 |
·Al_2O_3/金属颗粒复相陶瓷 | 第25-30页 |
·Al_2O_3/金属颗粒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 第30-35页 |
·Al_2O_3/金属复相陶瓷的用途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案 | 第36-38页 |
·实验研究方案的确定 | 第36-37页 |
·选题的意义和目标 | 第3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6-37页 |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纳米Al粉的氧化特性研究 | 第38-58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过程 | 第38-39页 |
·原料来源 | 第38页 |
·实验分析仪器及条件 | 第38-39页 |
·金属纳米铝粉的基本特性 | 第39-44页 |
·金属铝的基本性质和形貌 | 第39-42页 |
·纳米Al粉表面XPS分析 | 第42-44页 |
·金属纳米铝粉的热反应特性 | 第44-57页 |
·两种铝粉的DSC/TG曲线 | 第44-48页 |
·不同煅烧温度下铝粉的相组成分析 | 第48-52页 |
·两种铝粉高温氧化后电镜形貌分析 | 第52-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工艺条件对沉淀法制备纳米Al_2O_3粉体性能的影响 | 第58-87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纳米α-Al_2O_3制备工艺及粉体性能表征 | 第59-62页 |
·实验原料 | 第59页 |
·沉淀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工艺 | 第59-60页 |
·纳米粉体性能的表征手段 | 第60-62页 |
·影响前驱体性能的工艺因素 | 第62-71页 |
·Al(NO_3)_3溶液浓度及氨水滴加速度对前驱体的影响 | 第62-64页 |
·反应体系pH值对前驱体分散性的影响 | 第64-71页 |
·纳米Al籽晶在制备α-Al_2O_3纳米粉体中的作用 | 第71-75页 |
·超细颗粒沉淀包覆机理 | 第71-72页 |
·籽晶在制备α-Al_2O_3纳米粉体中的作用 | 第72-75页 |
·前驱体煅烧过程中物相和物性的变化 | 第75-7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9-80页 |
·不同温度煅烧后粉体的形貌 | 第80-83页 |
·消除粉体硬团聚的主要工艺因素 | 第83-86页 |
·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 | 第84页 |
·引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 | 第84页 |
·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 | 第84-85页 |
·降低干燥和煅烧温度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Al_2O_3/Al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 第87-112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实验过程 | 第88-93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88页 |
·热压烧结设备及原理 | 第88-90页 |
·样品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90-93页 |
·Al_2O_3/Al复合粉体的性能 | 第93-102页 |
·Al(OH)_3及复合粉体的Zeta电位 | 第93-94页 |
·复合粉体DSC/TG曲线 | 第94页 |
·复合粉体煅烧过程中物相分析 | 第94-97页 |
·Al_2O_3/Al复合粉体加热过程中比表面积的变化 | 第97-98页 |
·复合粉体的不同温度下的形貌 | 第98-101页 |
·复合粉体的XPS分析 | 第101-102页 |
·Al_2O_3/Al复合粉体的热压烧结特性 | 第102-107页 |
·Al_2O_3/Al复合陶瓷的密度 | 第103-104页 |
·Al_2O_3/Al复合陶瓷的物相组成 | 第104-105页 |
·Al_2O_3/Al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105-107页 |
·Al_2O_3/Al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 | 第107-110页 |
·Al_2O_3/Al复合陶瓷的硬度、强度和断裂韧性 | 第107-109页 |
·Al_2O_3/Al复合陶瓷增韧机理分析 | 第109-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六章 用包裹和热压的方法制备Al_2O_3/Cu复合陶瓷 | 第112-140页 |
·引言 | 第112页 |
·样品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112-115页 |
·Cu包裹Al_2O_3复合陶瓷的制备 | 第113-115页 |
·Cu包裹Al_2O_3粉体和瓷体的性能测试 | 第115页 |
·Cu包裹Al_2O_3粉体制备工艺因素研究 | 第115-124页 |
·溶液pH值对粉体制备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反应温度对粉体成分的影响 | 第116-120页 |
·Cu包裹Al_2O_3粉体的热学特性 | 第120-121页 |
·Cu包裹Al_2O_3粉体表面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121-123页 |
·Cu包裹Al_2O_3粉体透射电镜观察 | 第123-124页 |
·Al_2O_3/Cu复合陶瓷的烧结和力学性能 | 第124-132页 |
·Al_2O_3/Cu复合陶瓷的烧结特性 | 第124-125页 |
·Al_2O_3/Cu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125-129页 |
·材料的硬度与Cu含量和烧结温度的关系 | 第129-130页 |
·材料的断裂韧性与烧结温度的关系 | 第130-131页 |
·材料的抗弯强度与Cu含量的关系 | 第131-132页 |
·Cu增韧补强Al_2O_3陶瓷机理分析 | 第132-134页 |
·Al_2O_3/Cu复合陶瓷热震性能分析 | 第134-138页 |
·实验方法 | 第134页 |
·Al_2O_3/Cu复合陶瓷热震性能分析 | 第134-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40-143页 |
·全文结论 | 第140-142页 |
·展望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