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 ·课题概述 | 第7-12页 |
| ·课题来源 | 第7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 ·相关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 第9-12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第2章 系统设计 | 第13-18页 |
| ·光学玻璃冷端成型系统流程 | 第13-14页 |
| ·生产流程 | 第13页 |
| ·冷端成型设备配置和生产状况 | 第13-14页 |
| ·系统工艺参数和控制要求 | 第14页 |
| ·系统结构设计和控制方案的选择 | 第14-18页 |
| ·结构设计 | 第14-15页 |
| ·控制方案设计 | 第15-16页 |
| ·控制方案的优点 | 第16-18页 |
| 第3章 硬件设计 | 第18-38页 |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18页 |
| ·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 第18-27页 |
| ·气电传感部件 | 第18-23页 |
| ·电磁调速异步电机原理及工作特性 | 第23-25页 |
| ·电机调速器 | 第25-27页 |
| ·微控制器及其内嵌功能 | 第27-38页 |
| ·PCC控制板结构框图 | 第27-28页 |
| ·ARM核心及其编程模型 | 第28-29页 |
| ·存储体系构成和存储管理 | 第29-31页 |
| ·输入/输出通道 | 第31-34页 |
| ·异步串行通信单元 | 第34-35页 |
| ·LCD显示器和控制器 | 第35-38页 |
| 第4章 软件设计 | 第38-53页 |
| ·实时系统主要概念 | 第38-44页 |
| ·实时系统的特点 | 第38-41页 |
| ·ucOSII的简介以及在S3C44B0X上的移植 | 第41-42页 |
| ·ucOSII的初始化过程和多任务切换机制 | 第42-44页 |
| ·RTOS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 第44-49页 |
| ·A/D转换数据获取任务 | 第44-45页 |
| ·模糊PI输出任务 | 第45-46页 |
| ·LCD显示任务和键盘输入识别中断服务程序 | 第46-48页 |
| ·串口通讯与上位机交换数据 | 第48-49页 |
| ·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运行调试 | 第49-53页 |
| ·软件开发平台 | 第49-50页 |
| ·系统的运行和程序调试方法 | 第50-53页 |
| 第5章 滞后环节控制的计算机仿真 | 第53-63页 |
| ·本系统对象的滞后特性以及过程传递函数 | 第53-54页 |
| ·模糊PI控制算法 | 第54-59页 |
| ·算法原理 | 第54-57页 |
| ·算法仿真与实现 | 第57-59页 |
| ·滞后环节的单神经元控制 | 第59-63页 |
| ·单神经元算法原理 | 第59-61页 |
| ·单神经元算法仿真与实现 | 第61-63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 ·心得体会 | 第64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