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拥塞与拥塞控制 | 第10-11页 |
·网络拥塞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 第11-12页 |
·网络拥塞控制技术的设计目标 | 第12-14页 |
·拥塞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New TCP 拥塞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仿真 | 第20-37页 |
·New TCP 拥塞控制算法的分析 | 第20-30页 |
·基于TCP 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的不足 | 第21-23页 |
·基于窗口的TCP 拥塞控制策略 | 第23-25页 |
·基于TCP 拥塞控制的四个阶段 | 第25-27页 |
·基于TCP 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 第27-30页 |
·New TCP 拥塞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33页 |
·TCP 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 | 第30-32页 |
·New TCP 的实现 | 第32-33页 |
·New TCP 的模拟仿真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Droptail 与 RED 队列算法的研究 | 第37-53页 |
·基于链路的网络拥塞控制 | 第37-39页 |
·被动式队列管理(PQM) | 第37-39页 |
·主动式队列管理(AQM) | 第39页 |
·基于链路的AQM 实现方法 | 第39-50页 |
·随机早期检测(RED)算法 | 第39-43页 |
·RED 的变形算法(Variable RED) | 第43-46页 |
·CHOKE 算法 | 第46-48页 |
·调度算法 | 第48-49页 |
·PI 控制器算法 | 第49-50页 |
·模拟仿真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一种接收端与中间节点混合驱动的拥塞控制机制 | 第53-65页 |
·QoS 下拥塞控制机制的分析 | 第53-55页 |
·基于区分服务模型的拥塞控制 | 第53-54页 |
·QoS 下网络拥塞控制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54-55页 |
·接收端与中间节点混合驱动的拥塞控制(RMDCC)机制 | 第55-60页 |
·基于TCP 吞吐率模型的RMDCC 设计 | 第55-58页 |
·RMDCC 的实现 | 第58-60页 |
·网络模拟与性能对比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A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72-73页 |
详细摘要 | 第73-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