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电子经纬仪光电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国内外电子经纬仪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7-9页 |
| ·系统设计要求以及主要技术指标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及论文安排 | 第10-11页 |
| 2 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案 | 第11-32页 |
| ·系统组成 | 第11-12页 |
| ·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 | 第12-13页 |
| ·光栅测量原理 | 第13-17页 |
| ·模拟信号采样单元 | 第15-17页 |
| ·辨向计数的实现 | 第17-24页 |
| ·信号微分与辨向计数 | 第18-21页 |
| ·零位处理 | 第21-22页 |
| ·补偿的实现 | 第22-23页 |
| ·按键去噪处理 | 第23-24页 |
| ·细分原理 | 第24-27页 |
| ·单片机控制处理单元 | 第27-29页 |
| ·单片机与串行通信 | 第27-28页 |
| ·液晶显示器 | 第28-29页 |
| ·数据存储单元 | 第29页 |
| ·电源开关单元 | 第29-32页 |
| 3 软件系统 | 第32-45页 |
| ·软件实现的功能 | 第32页 |
| ·89C2051单片机程序模块 | 第32-34页 |
| ·LPC2214单片机程序模块 | 第34页 |
| ·软件各模块功能介绍 | 第34-45页 |
| ·外部中断子程序 | 第36页 |
| ·系统初始化子程序 | 第36页 |
| ·取按键指令子程序 | 第36-37页 |
| ·单片机A/D转换子程序和电压测量子程序 | 第37页 |
| ·取FPGA计数值子程序和显示功能子程序 | 第37-38页 |
| ·角度计算和补偿处理子程序 | 第38-40页 |
| ·判断工作模式子程序 | 第40页 |
| ·角度测量模式子程序 | 第40-42页 |
| ·水平角右旋增量和垂直角测量 | 第40-41页 |
| ·水平角右旋增量模式和水平角左旋增量模式转换 | 第41页 |
| ·水平角设置 | 第41-42页 |
| ·重复测角模式子程序 | 第42-43页 |
| ·垂直角百分比测量(坡度测量)模式子程序 | 第43页 |
| ·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模式子程序 | 第43-44页 |
| ·垂直零位校正子程序 | 第44页 |
| ·选择模式1子程序和选择模式2子程序 | 第44页 |
| ·工厂模式子程序 | 第44-45页 |
| 4 系统调试和系统细分误差分析 | 第45-52页 |
| ·硬件系统调试 | 第45-50页 |
| ·电源模块的调试 | 第46页 |
| ·液晶显示屏连接插座对应各个引脚输入输出的调试 | 第46-47页 |
| ·单片机调试 | 第47-48页 |
| ·FPGA调试 | 第48-49页 |
| ·电源开关控制电路调试 | 第49-50页 |
| ·软件系统调试 | 第50页 |
| ·系统细分误差分析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