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生物特征识别简介 | 第10-13页 |
|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 AFIS的结构和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指纹识别的技术关键 | 第14-15页 |
| ·指纹识别研究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指纹识别技术应用现状 | 第16页 |
| ·视觉采集图像光照调整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 2 指纹图像的增强处理 | 第19-30页 |
| ·引言 | 第19-20页 |
| ·指纹图像的增强算法 | 第20-27页 |
| ·图像分割 | 第21页 |
| ·归一化处理 | 第21-22页 |
| ·方向估算 | 第22-24页 |
| ·频率估算 | 第24-26页 |
| ·Gabor滤波 | 第26-27页 |
| ·二值化 | 第27页 |
| ·使用本文方法增强指纹的效果实例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3 指纹图像的细化修整和特征提取 | 第30-41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细化 | 第30-33页 |
| ·指纹修整 | 第33-36页 |
| ·纹线跟踪技术 | 第34-35页 |
| ·毛刺和短线的去除 | 第35-36页 |
| ·断线的连接 | 第36页 |
| ·桥的去除 | 第36页 |
| ·空洞的去除 | 第36页 |
| ·特征提取 | 第36-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4 一种新的基于预配准的指纹匹配算法 | 第41-52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点模式匹配 | 第41-42页 |
| ·预备工作 | 第42-44页 |
| ·特征的提取 | 第42页 |
| ·极坐标系统的建立 | 第42-43页 |
| ·限界盒的设定 | 第43-44页 |
| ·配准基准对的选择 | 第44-46页 |
| ·利用脊线匹配预选 | 第44-45页 |
| ·利用局部特征结构匹配精选 | 第45-46页 |
| ·配准基准集的组成 | 第46页 |
| ·细节点集的匹配 | 第46-47页 |
| ·指纹库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1页 |
| ·自动指纹识别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47-48页 |
| ·FVC2002指纹库 DB1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 ·FVC2002指纹库 DB2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 ·FVC2002指纹库 DB3实验结果 | 第50页 |
| ·FVC2002指纹库 DB4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 ·总结与讨论 | 第51-52页 |
| 5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开发实现 | 第52-58页 |
| ·系统的开发实现 | 第52-57页 |
| ·指纹信息录入(Enrollment)模块 | 第52-54页 |
| ·指纹信息1:1的认证(Verification)模块 | 第54-55页 |
| ·指纹信息1:N的辨识(Identification)模块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6 视觉采集图像中不同光照调整技术 | 第58-70页 |
| ·引言 | 第58-59页 |
| ·常用的图像光照预处理技术 | 第59-63页 |
| ·直方图均衡 | 第59-60页 |
| ·图像直方图规定化 | 第60-61页 |
| ·图像光强的对数变换和Gamma变换 | 第61-62页 |
| ·图像光强全局归一化 | 第62页 |
| ·图像光强局部归一化 | 第62-63页 |
| ·图像重叠局部归一化 | 第63-6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 ·总结 | 第68-70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总结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A FVC2002指纹 A库部分示例 | 第76-77页 |
| 附录B 第二届中国生物特征识别竞赛 BAC2005指纹 B库部分示例 | 第77-78页 |
| 附录C 第二届中国生物特征识别竞赛 BAC2005指纹竞赛结果 | 第78-80页 |
| 附录D CAS-PEAL大规模中国人脸图像数据库部分示例 | 第80-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