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部分 监事会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0-21页 |
一、监事会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0-19页 |
(一) 产权关系理论 | 第10-12页 |
(二)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2-14页 |
(三) 分权制衡理论 | 第14-16页 |
(四) 团队生产理论 | 第16-17页 |
(五) 大股东道德危险理论 | 第17-19页 |
二、监事会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9-21页 |
(一) 监督制衡作用 | 第19页 |
(二) 保护股东利益 | 第19-20页 |
(三) 保护债权人利益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域外公司监控模式的考察与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选择 | 第21-48页 |
一、两大法系监控机制模式的考察与评析 | 第21-30页 |
(一) 内部监控为主的监控模式 | 第22-25页 |
(二) 外部监控为主的监控模式 | 第25-28页 |
(三) 对两大法系的监事会制度的评析 | 第28-30页 |
二、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模式选择与运行状况剖析 | 第30-48页 |
(一) 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立法概况及运行现状 | 第30-31页 |
(二) 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立法取向 | 第31-35页 |
(三) 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5-43页 |
(四) 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虚化的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第三部分 完善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8-68页 |
一、完善监事会的组织制度 | 第48-56页 |
二、扩大监事会的职权范围 | 第56-59页 |
三、规定科学有效的监事职权行使方式 | 第59-60页 |
四、完善监事的义务与责任机制 | 第60-63页 |
五、正确处理好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强化公司的内部监督 | 第63-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