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1 履带起重机防后倾装置概述 | 第8-11页 |
1.1.2 履带起重机设计技术的发展 | 第11页 |
1.2 虚拟样机技术在履带起重机中的引入 | 第11-13页 |
1.2.1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 | 第11-13页 |
1.2.2 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 | 第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3-15页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1.3.2 课题研究的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ADAMS软件及其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ADAMS软件简介及设计流程 | 第15-17页 |
2.1.1 ADAMS软件介绍 | 第15-16页 |
2.1.2 ADAMS设计流程 | 第16-17页 |
2.2 ADAMS软件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2.1 广义坐标的选择 | 第18页 |
2.2.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18页 |
2.2.3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18-21页 |
2.2.4 计算分析过程综述 | 第21-22页 |
2.3 ADAMS与其它CAD、CAE软件间的数据交换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履带起重机机械结构的几何建模 | 第23-29页 |
3.1 Pro/E实体设计建模方法 | 第23-24页 |
3.1.1 Pro/E2001软件简介 | 第23-24页 |
3.2 履带起重机的机械结构 | 第24-25页 |
3.2.1 履带起重机结构组成 | 第24页 |
3.2.2 履带起重机的主要参数 | 第24-25页 |
3.2.3 课题研究依据的对象 | 第25页 |
3.3 履带起重机机械结构实体建模过程 | 第25-26页 |
3.4 履带起重机机械结构模型在ADAMS中的导入 | 第26-28页 |
3.4.1 MECHANISM/Pro的模型传送流程 | 第27-28页 |
3.4.2 履带起重机三维实体模型导入过程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履带起重机机械系统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29-46页 |
4.1 拉板的建模技术 | 第29-38页 |
4.1.1 拉板的球铰连接模型 | 第29-30页 |
4.1.2 拉板的Bushing柔性连接模型 | 第30-38页 |
4.2 弹簧式防后倾装置的建模技术 | 第38-40页 |
4.3 履带建模技术 | 第40-41页 |
4.4 变幅钢丝绳的建模 | 第41-42页 |
4.5 约束副和载荷的添加 | 第42-45页 |
4.5.1 添加约束副 | 第42页 |
4.5.2 施加载荷 | 第42-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臂架后倾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46-67页 |
5.1 ADAMS仿真环境的设置 | 第46页 |
5.2 履带起重机虚拟样机的仿真分析 | 第46-55页 |
5.2.1 弹簧未调整时的臂架后倾动力学仿真 | 第46-51页 |
5.2.2 弹簧调整后的臂架后倾动力学仿真 | 第51-55页 |
5.3 履带起重机虚拟样机的机液联合仿真 | 第55-66页 |
5.3.1 ADAMS/Hydraulics模块简介 | 第55-58页 |
5.3.2 防后倾装置液压系统的创建 | 第58-60页 |
5.3.3 履带起重机虚拟样机机械、液压系统的联合仿真 | 第60-65页 |
5.3.4 弹簧式与液压缸式防后倾装置对臂架后倾的影响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A 宏命令macro程序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