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拖动(电气传动)论文--控制系统论文--同步旋转及随动系统论文

基于DSP的稳定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课题背景及来源第7-8页
   ·车载稳定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8-9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9-10页
第二章 稳定伺服系统的原理及组成第10-18页
   ·稳定伺服系统的原理和方案选择第10-14页
     ·车载雷达天线稳定的基本方法第10-11页
     ·两轴稳定法方案选择第11-14页
   ·稳定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4-16页
     ·稳定伺服系统的总体结构第14-15页
     ·稳定伺服系统的控制结构第15-16页
   ·稳定伺服系统的数字控制第16-18页
     ·采样频率的选择第16-17页
     ·连续控制器离散化第17-18页
第三章 稳定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18-56页
   ·主要元器件、部件的选择和设计第18-20页
     ·伺服电机的选择第18页
     ·速率陀螺的选择第18-20页
     ·位置检测元件的选择第20页
   ·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0-23页
     ·直流力矩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0-21页
     ·PWM控制器的数学模型第21-22页
     ·速度反馈与电流反馈的数学模型第22页
     ·直流电机双闭环速度控制系统第22页
     ·伺服控制系统结构图第22-23页
   ·伺服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机仿真分析第23-35页
     ·电流环的设计与计算机仿真分析第23-26页
       ·电流环调节器的设计计算第23-25页
       ·电流环的仿真分析第25-26页
     ·速度环的设计与计算机仿真分析第26-31页
       ·速度环调节器的设计计算第27-29页
       ·速度环的仿真分析第29-31页
     ·位置环的设计与计算机仿真分析第31-35页
       ·位置环调节器的设计计算第31-33页
       ·位置环的仿真分析第33-35页
   ·稳定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第35-45页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第35页
     ·TMS320LF2407A芯片介绍第35-37页
     ·DSP最小系统第37-40页
       ·复位电路第38-39页
       ·目标系统的仿真器连接JTAG第39-40页
       ·片外扩展存储空间第40页
     ·DSP的接口电路第40-42页
       ·电流采样电路第40-41页
       ·速度采样电路第41页
       ·前级隔离驱动单元第41-42页
     ·功率驱动电路第42-45页
   ·稳定伺服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第45-56页
     ·DSP程序初始化第45-49页
     ·主程序设计第49-50页
     ·速度环PI调节第50-51页
     ·电流环PI调节第51-52页
     ·位置环PID调节第52-53页
     ·软件抗干扰技术第53-54页
     ·稳定伺服控制系统试验数据第54-56页
第四章 总结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下一篇:马克思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