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4页 |
|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研究进展 | 第14-29页 |
|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研究进展 | 第16-26页 |
|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第26-29页 |
|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的发展 | 第29-34页 |
| ·除碳模型 | 第30页 |
| ·活性污泥动态模型 | 第30-32页 |
| ·国内外数学模型的应用现状 | 第32-34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4-3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4页 |
| ·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页 |
| ·试验装置 | 第36-38页 |
| ·连续流试验装置 | 第36-38页 |
| ·批式试验装置 | 第38页 |
| ·试验用水及污泥 | 第38-39页 |
|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9-42页 |
| ·常规指标检测及方法 | 第39-40页 |
| ·非常规指标检测及方法 | 第40-42页 |
| 第3章 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及模拟优化研究 | 第42-94页 |
| ·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 第42-57页 |
| ·混合液回流比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 第42-47页 |
| ·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 第47-52页 |
| ·污泥龄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 第52-57页 |
| ·A/A/O工艺数学模型建立及模拟 | 第57-82页 |
| ·A/A/O工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8-64页 |
| ·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64-73页 |
| ·试验数据模拟与工艺优化计算 | 第73-82页 |
| ·物料平衡与各类微生物量估测 | 第82-93页 |
| ·物料平衡 | 第82-87页 |
| ·各类微生物量估测 | 第87-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4章 A/A/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94-119页 |
| ·连续流系统中对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 第95-103页 |
| ·试验方法 | 第9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3页 |
| ·批式系统中对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 第103-117页 |
| ·试验方法 | 第103-10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 第5章 A/A/O工艺基质转化机理研究 | 第119-151页 |
| ·厌氧释磷与反硝化之间的竞争 | 第120-12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2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29页 |
| ·以乙酸为碳源时基质转化机理研究 | 第129-141页 |
| ·试验方法 | 第1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9-141页 |
|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碳源时基质转化机理研究 | 第141-147页 |
| ·试验方法 | 第1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41-147页 |
| ·以乙酸与实际生活污水为碳源时代谢特性比较 | 第147-1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51-155页 |
| ·结论 | 第151-153页 |
| ·建议 | 第153-155页 |
| 致谢 | 第155-1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6-165页 |
| 附录A 活性污泥ASM2D数学模型矩阵 | 第165-169页 |
| 附录B 活性污泥ASM2D数学模型Matlab程序 | 第169-184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