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前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 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5页
   ·研究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的理论依据第10-13页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第10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理论第10-12页
     ·自我导向理论第12-13页
   ·理论背景第13-20页
     ·自我第13-14页
     ·自我概念第14-20页
   ·研究前沿第20-23页
   ·研究网络自我概念的意义第23-25页
     ·理论意义第23-24页
     ·现实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网络自我概念的初步理论构想及研究构想第25-29页
   ·网络自我概念的初步理论构想第25-26页
     ·网络自我概念的内涵第25页
     ·网络自我概念的结构纬度第25-26页
     ·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的研究方法第26页
   ·研究构想第26-29页
     ·研究对象第27页
     ·研究重点第27页
     ·研究假设第27页
     ·研究流程第27-29页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问卷的编制第29-37页
   ·问卷的初步编制第29页
   ·问卷内容第29-31页
   ·被试第31页
   ·程序第31页
   ·统计方法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网络自我概念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第32-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现状研究第37-53页
   ·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性别及年级特征研究第37-43页
     ·研究目的第37页
     ·研究方法第37页
     ·结果第37-41页
     ·分析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在网络使用情况方面的特征研究第43-50页
     ·研究目的第43页
     ·研究方法第43页
     ·结果第43-49页
     ·分析第49-50页
     ·结论第50页
   ·总讨论第50-52页
     ·关于网络自我概念理论构想方面的问题第51页
     ·关于网络自我概念测量工具的问题第51-52页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52-53页
     ·网络自我概念理论构想的研究第52页
     ·网络自我概念测量工具的研究第52页
     ·网络自我概念养成教育的研究第52页
     ·网络自我概念大脑机制的研究第52-53页
第五章 教育对策第53-58页
   ·教育者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的培养第53-55页
     ·教育者应关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规律第53-54页
     ·重视大学生道德建设第54页
     ·设置“应然自我”的标准第54页
     ·对大学生的网络社会交往进行引导第54-55页
   ·大学生应积极培养网络自我概念第55-56页
     ·合理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第55页
     ·提高自尊和自信水平第55页
     ·根据“应然自我”的标准完善自己第55-56页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建立良好的上网目的第56页
   ·合理建设网站是培养大学生网络自我概念的有效途径第56-58页
     ·优化网络功能第56页
     ·净化网络空间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8页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赢利组织志愿者角色认同研究
下一篇:某些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