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安全生产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 | 第8页 |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 第8-9页 |
·东川区亟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事故致因理论 | 第14-30页 |
·事故频发倾向论 | 第14页 |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4-21页 |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4-17页 |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7-18页 |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8-19页 |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9-20页 |
·多原因理论 | 第20-21页 |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第21-23页 |
·能量意外释放论的概念 | 第21-22页 |
·运用能量转移理论控制事故 | 第22-23页 |
·瑟利事故模型 | 第23-24页 |
·动态变化理论 | 第24-28页 |
·P理论 | 第24-25页 |
·多线性事件连锁方法 | 第25-26页 |
·变化──失误理论 | 第26-28页 |
·轨迹交叉论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初步调查分析和研究设计 | 第30-52页 |
·构建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对策研究模型 | 第30-36页 |
·事故致因理论综合 | 第30-32页 |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种类及具体原因 | 第32-35页 |
·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对策研究枢架 | 第35-36页 |
·东川区矿山安全监管现状 | 第36-41页 |
·东川区矿山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矿山生产的主要环境 | 第38-40页 |
·矿山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 第40页 |
·主要监管办法及存在问题 | 第40-41页 |
·东川区矿山安全生产情况调查 | 第41-44页 |
·调查方式 | 第41-42页 |
·调查结果 | 第42-44页 |
·东川区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 第44-49页 |
·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事故原因的比较分析 | 第45-49页 |
·研究设计 | 第49-50页 |
·研究重点 | 第49-50页 |
·研究思路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 | 第52-63页 |
·资料的获取 | 第52-53页 |
·变量设置 | 第53-54页 |
·相关分析 | 第54-55页 |
·回归分析 | 第55-58页 |
·实证研究 | 第58-61页 |
·东川新塘铜矿“3.15”事故分析 | 第58-60页 |
·东川落雪“9.11”事故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东川区矿山事故预防对策及建议 | 第63-83页 |
·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调运行机制 | 第63-69页 |
·政府统一领导 | 第64-66页 |
·部门依法监管 | 第66-67页 |
·中介组织服务 | 第67页 |
·企业全面负责 | 第67-68页 |
·社会监督支持 | 第68-69页 |
·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 | 第69-72页 |
·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 第69-70页 |
·加强重大安全隐患监控 | 第70-71页 |
·依法加强日常监管 | 第71页 |
·加大对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力度 | 第71-72页 |
·加强事故应急救护队伍建设 | 第72页 |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 第72-82页 |
·安全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 | 第73-74页 |
·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安全观 | 第74-76页 |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 | 第76页 |
·把安全生产落实到人,规范人的安全行为 | 第76-77页 |
·安全文化的实施 | 第77-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6 结论 | 第83-86页 |
·研究的结果 | 第83-84页 |
·研究的适用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附录一 初步调查提纲 | 第88-89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