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环境下旅客行为仿真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6页 |
|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人群仿真技术 | 第16-27页 |
| ·虚拟人群仿真的关键技术 | 第16-21页 |
| ·实时虚拟人群可视化 | 第16-17页 |
| ·行为建模 | 第17-19页 |
| ·虚拟人群行为仿真 | 第19-21页 |
| ·群集流动现象 | 第21-23页 |
| ·影响人群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3-26页 |
| ·个体与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 第23-25页 |
| ·个体在群体中的一般规律 | 第25页 |
| ·速度 | 第25页 |
| ·空间要求 | 第25-26页 |
| ·建筑物出口的通行能力 | 第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路径规划与避碰策略 | 第27-42页 |
| ·路径规划 | 第27-31页 |
| ·传统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人群的路径规划思路 | 第30-31页 |
| ·碰撞检测 | 第31-35页 |
| ·静态碰撞检测 | 第32-33页 |
| ·动态碰撞检测 | 第33-34页 |
| ·AABBs检测算法 | 第34-35页 |
| ·避碰算法 | 第35-41页 |
| ·相关规则的指定 | 第35-37页 |
| ·人与人之间的避碰策略 | 第37-40页 |
| ·人与静态环境之间的避碰策略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人的动作与行为的实现 | 第42-57页 |
| ·计算机动画概述 | 第42-43页 |
| ·计算机动画的分类 | 第43-46页 |
| ·关键帧与样条轨迹动画 | 第43-44页 |
| ·基于物理模型的动画 | 第44-45页 |
| ·计算机算法动画 | 第45-46页 |
| ·关节动画和人体动画 | 第46页 |
| ·过程动画 | 第46-47页 |
| ·实体运动建模与过程动画的实现 | 第47-49页 |
| ·实时绘制技术 | 第49-56页 |
| ·实时绘制的思路 | 第49-51页 |
| ·场景中的简化 | 第51-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仿真平台的开发 | 第57-72页 |
| ·仿真平台的结构体系 | 第57-58页 |
| ·数据库模块 | 第58-59页 |
| ·车站与人体建模 | 第58页 |
| ·车站环境信息与旅客信息 | 第58-59页 |
| ·控制管理模块 | 第59-68页 |
| ·车站旅客路径情况 | 第59-62页 |
| ·旅客避碰策略 | 第62-64页 |
| ·人群的实时绘制 | 第64-65页 |
| ·控制虚拟人的主要程序流程图 | 第65-66页 |
| ·视景驱动 | 第66页 |
| ·虚拟人的数据结构 | 第66-68页 |
| ·图形用户界面 | 第68-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平台的应用与前景 | 第72-79页 |
| ·平台的应用 | 第72-78页 |
| ·平台的前景应用 | 第78-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