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论文研究目的 | 第8页 |
| ·分布式偏振耦合测试仪的意义 | 第8-11页 |
| ·光纤陀螺 | 第9页 |
| ·偏振模式耦合的形成和检测 | 第9-10页 |
| ·白光干涉及其应用 | 第10-11页 |
| ·USB2.0 接口总线概述 | 第11-16页 |
| ·接口总线的选择 | 第11-12页 |
| ·USB 接口总线的发展和特点 | 第12-13页 |
| ·USB 系统结构模型 | 第13-16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分布式偏振耦合测试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第18-30页 |
| ·DPCA 系统原理及整体结构 | 第18-22页 |
| ·测试原理与系统计算模型 | 第18-20页 |
| ·DPCA 整体结构 | 第20-22页 |
| ·基于USB2.0 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思想 | 第22-27页 |
| ·数据采集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22-23页 |
| ·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 第23-27页 |
| ·USB2.0 数据采集系统工作流程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数据采集系统的 USB2.0 接口实现 | 第30-64页 |
| ·USB2.0 控制接口电路实现 | 第30-42页 |
| ·USB 事务处理 | 第30-33页 |
| ·USB 数据传输 | 第33-36页 |
| ·USB2.0 接口芯片性能及特点 | 第36-40页 |
| ·USB 接口电路实现 | 第40-42页 |
| ·USB2.0 固件程序开发 | 第42-51页 |
| ·C 语言及Keil uVisi0112 开发环境简介 | 第42-44页 |
| ·USB2.0 接口芯片固件程序设计 | 第44-51页 |
| ·数据采集系统的FPGA 主控芯片设计 | 第51-61页 |
| ·FPGA 芯片EP2C8Q208及其开发平台 | 第51-55页 |
| ·DPCA 数据采集系统主控芯片FPGA 设计 | 第55-58页 |
| ·FPGA 各功能模块状态图实现 | 第58-61页 |
| ·USB2.0 数据采集卡的PCB 设计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四章 USB2.0 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 第64-80页 |
| ·WDM 驱动程序模型概述 | 第64-70页 |
| ·WDM 驱动程序模型的分层结构 | 第64-66页 |
| ·两个重要的概念—IRP 和URB | 第66-67页 |
| ·WDM 型的USB 驱动程序架构 | 第67-70页 |
| ·WDM 驱动程序的开发平台 | 第70页 |
| ·利用Numega DriverStudio 开发USB 总线驱动程序 | 第70-78页 |
| ·利用 DriverStudio 生成驱动程序开发框架 | 第70-73页 |
| ·DPCA 驱动程序开发中关键例程部分代码的实现 | 第73-75页 |
| ·USB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的通信 | 第75-78页 |
| ·USB 驱动程序的安装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关键器件的测试和功能仿真 | 第80-89页 |
| ·USB 2.0 接口芯片性能测试 | 第80-84页 |
| ·FPGA 主控芯片控制逻辑仿真 | 第84-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课题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