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P2P即时通讯软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8-12页
   ·研究背景第8-11页
   ·论文组织第11-12页
第2章 即时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2-17页
   ·何谓即时通信第12页
   ·即时通信的发展现状第12-14页
   ·即时通信的主要运用第14-15页
   ·即时通讯软件的安全威胁第15-17页
第3章 对等网络和即时通讯协议分析第17-40页
   ·对等网络第17-22页
     ·对等网络发展历史第17-18页
     ·对等网络的概念第18-19页
     ·对登网络的主要系统结构第19-22页
   ·主流即时通讯软件协议分析第22-40页
     ·ICQ通讯协议第22-29页
     ·MSN协议分析第29-34页
     ·OICQ通讯协议分析第34-40页
第4章 数据包捕获技术第40-55页
   ·用户态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第40-41页
   ·内核态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第41-45页
     ·Windows网络结构第41-43页
     ·内核态网络数据包捕获第43-45页
   ·零拷贝第45-47页
     ·零拷贝的概念第45-46页
     ·零拷贝的实现第46-47页
   ·IMD中间层包捕获驱动第47-55页
     ·中间层驱动的DriverEntry函数第48-50页
     ·中间层驱动程序的动态绑定第50-51页
     ·中间层驱动程序数据包管理第51-52页
     ·驱动和应用之间的通讯方法第52-54页
     ·阻断IM通信方法第54-55页
第5章 IMMonitor系统的设计第55-67页
   ·运行环境第55-56页
   ·总体架构第56-59页
     ·功能需求与子系统模块的关系第57-58页
     ·执行流程第58-59页
   ·系统构成第59-67页
     ·控制中心第59-60页
     ·IM监控第60-61页
     ·日志数据库第61-64页
     ·日志记录统计第64-67页
第6章 总结第67-68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7页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亲权制度研究及其立法构建
下一篇:面向网络内容筛选的串匹配技术研究